《左传•鲁隐公六年(公元前727年)》载:“冬,京师来告饥,公为之请籴(dí,买进粮食)于宋、卫、齐、郑,礼也”。 这反映了
A.各诸侯国负有对周的朝贡义务 | B.以鲁国为首的诸侯国自愿的道义举动 |
C.各诸侯国是在落实《周礼》中的规定 | D.周天子拥有绝对的权威 |
美国人哈默被称为“红色资本家”,他23岁时到苏俄访问,为俄国人购买了100万美元的小麦。列宁接见了他,并授予他在苏俄开采石棉的特许权。他81岁时乘坐自己的专机进入中国,他旗下的西方石油公司随后也成为首批进入中国的企业。以上活动发生的重要历史时期分别是
A.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
B.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时期,中国处于改革开放新时期 |
C.苏联实施“一五”计划时期,中国处于“大跃进”时期 |
D.苏联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时期,中国处于“文革”时期 |
1920年冬,列宁发现“广大农民群众不是自觉地而是本能地在情绪上反对我们”。这意味着当时列宁认识到了
A.农民群众思想认识的落后性 | B.国内外局势的严重性 |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局限性 | D.农业集体化的片面性 |
荷兰诗人冯德尔曾写道:“我们阿姆斯特丹人扬帆远航……利润指引我们跨海越洋。为了爱才之心,我们走遍世界上所有的海港。”上述情形最可能出现在
A.15世界 | B.16世纪 | C.17世纪 | D.18世纪 |
生活即历史。1992年夏天,深圳一座露天咖啡厅中,四个年轻小伙子在聊天。从他们四人聊天的内容中,请你判断,最不符合实际的是
A.小张说:“今年春节后不久,我在深圳有幸看到了小平同志。” |
B.小李说:“我把小平同志到深圳这件事,通过互联网专线发给了在美国的同学。” |
C.小马说:“今年要召开党的十四大了,估计改革开放的步伐又要加快了。” |
D.小赵说:“听说上海浦东发展很快,我们是不是可以考虑到浦东去创业?” |
在《春天的故事》里有这样的几句歌词:“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的崛起座座城……”邓小平1979年画的这个圈是
A.划海南省为经济特区 | B.在广东、福建沿海设经济特区 |
C.建立长江三角洲经济特区 | D.开辟香港、澳门为特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