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一则北宋笔记小说:“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颦蹙,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该材料可以说明
①宋代士人重视历史,史学兴盛,材料描述了宋代书院中学生学习历史的情形。
②北宋理学兴盛,理学家对历史人物的褒贬,成为人们历史知识的主要来源。
③宋代庶民生活之中,说书受到人们喜爱,而读史又是说书中的重要部分。
④宋人喜欢三国历史,对于三国人物的看法,并不以成败论英雄。
A.①②③④ | B.①② | C.③④ | D.②③④ |
下列思想与古代农耕经济不相适应的是
A.“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
B.“生民之本,要当稼穑而食,桑麻以衣” |
C.“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
D.“估客无住着,有利身则行。出门求火伴,入户辞父兄” |
从改组国民党到发动“二次革命”,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对袁世凯的斗争方式经历了
A.由政党竞争到工农运动的变化 | B.由维护共和到反对复辟的变化 |
C.由议会斗争到武装斗争的变化 | D.由权力之争到民主革命的变化 |
《论语·为政》中记载:“《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就是要归于正诚)!”这说明
A.《诗经》是中国最古老的第一部诗歌总集 |
B.儒家的解读强调《诗经》的社会教化作用 |
C.《诗经》开创了中国古典文学浪漫风格的先河 |
D.《诗经》反映了宏大进取的大—统时代风貌 |
“圣人之所以为圣人,只因他的心全是天理而没有搀杂人欲,并不是因他无所不知。所以,只是从知识与才能上学圣人,只知道钻研书本,考索名物,比拟形迹,结果是知识愈广,人欲愈滋,才能愈多,天理愈蔽。”请问这是哪一学派的观点?
A.陆王学派 | B.程朱学派 | C.浙东学派 | D.洋务派 |
春秋战国时诸子百家各自提出挽救时弊的主张:墨子主张国家应节俭;孟子强调划定土地疆界;商鞅主张开辟阡陌。对于以上三位学者的主张,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三者立论相同,都站在维护统治者利益的立场 |
B.三者立论不同,但同样是以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做考虑 |
C.三者立论相同,都是基于维护农民利益的立场 |
D.三者立论不同,且不是以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做考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