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被工业革命推上权势顶峰的是这样的一些人,他们中大多数未曾经商,更不是贵族,没有光荣的族谱和坚强的后盾。他们的祖父曾经种地,他们的父亲破了产,他们自己则穷困潦倒,飘零半生。在工业革命的风暴中,他们凭自己的创造才能取得发明专利,更凭精明的计算和心狠手辣开办工厂,在社会财富的梯级上越爬越高。”当时出现的“这样一些人”的对应阶级是               

A.工业无产阶级 B.工业资产阶级
C.金融资产阶级 D.资产阶级新贵族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重读近代史》一书中有这样的叙述:“(缔造者们)言辞的崇高与行为的凶暴,平等的许诺与特权的森严,恰成反比,越来越使渴望解脱重重压迫的贫民失望。”与这一叙述相关的历史事件应该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国民革命

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又称“三教合一”,主张以儒学为主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即尊道、礼佛、崇儒。这一变化的出现是由于( )

A.儒学正统地位不断受佛道冲击
B.为了发展和完善儒家思想的需要
C.唐朝中外思想文化的广泛交流
D.统治者要加强对思想文化的控制

据史书记载:公元前479年鲁哀公追封孔子为“尼父”,公元492年北魏孝文帝遵奉孔子为“文圣尼父”,贞观二年唐太宗遵奉孔子为“先圣”,1307年元成宗封谥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以上史实不能说明( )

A.儒家思想是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B.孔子的思想有利于稳定社会,缓和矛盾
C.自古统治者都以儒家思想为治国思想
D.儒家思想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

美国耶鲁大学教授保罗·肯尼迪在《大国崛起》中说道:“第一强国对其他国家说:这不仅是我们的利益,也是你们的利益。不摇晃梯子,不掀翻桌子,只要维持现状就好。”你认为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有可能说这番话的国家是( )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美国

苏格拉底和孔子是公元前5世纪的东西方思想巨人,两者思想的不同之处是( )

A.重视道德的意义 B.肯定人的价值
C.强调知识的作用 D.推崇君主权威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