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抗日战争期间某战役后,《新华日报》刊载一位中国将领的谈话:“我军……对于一城一寨之得失,初不以为重,主在引敌深入,使其兵力分散,而予敌主力以打击。”以下战役符合上述特征的是

A.淞沪会战 B.百团大战 C.台儿庄战役 D.平型关战役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明朝的万历年间,福建泉州府“佃农所获,朝登龙亩,夕贸市廛”。这反映了当时农村

A.农民生活日趋贫困 B.农民生产积极性高
C.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D.农产品商品化趋势

唐朝前期长安城实行严格的坊市管理。可以作为其直接证据的是

A.“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B.“勒坊内开门,向街门户,悉令闭塞”
C.“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
D.“坊巷桥门及隐蔽去处,俱是铺席买卖”

东汉学者班固在《西都赋》中描绘长安“街衢洞达,闾阎且千。九市开场,货别隧分”。这里的“九市”是指

A.政府严格管理的正规市场 B.物流通畅的草市
C.多个繁华的商业市镇 D.市长监管的夜市

《沈氏农书》中记载:“家有织户,织与不织,总要吃饭,不算工本,自然有赢。”这段话反映了中国古代家庭手工业

A.与农业相结合,竞争力强 B.生产方式落后,效率较低
C.以营利为目的,面向市场 D.生产成本较低,自给自足

明清时期,农民人身依附关系松弛,农业商品化程度加深,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缓慢发展。这些现象的出现表明

A.小农经济已经解体 B.出现了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
C.经济结构发生了彻底变化 D.政府已经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