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界认为,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其根本依据在于 ( )
A.洋务运动把西方先进生产力引入中国 |
B.洋务运动建立了中国近代第一支海军 |
C.洋务运动开中国近代教育改革之先河 |
D.洋务运动建立了中国近代第一个常设外交机构 |
清末民初,中国历史进入另一次转型期,社会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有关这个转变,下列叙述那些正确?
①随着工商业的进展及交通运输的发达,旧都市获得新生,上海的发展即为着例
②政府重视农业发展,鼓励设置农业学校,各地成立农会,粮食的生产大量增加
③受到西方的冲击,知识分子的思想趋向反传统,目的是在创造新文化
④新式教育的发展与社会风俗的改良,受益于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甚大
⑤西方科技的传入提高了经济生产力,城市与乡间的贫富差距逐渐缩小
A.①②⑤ | B.②④⑤ | C.①③④ | D.③④⑤ |
魏源曾应林则徐之请,编纂海国图志,是一部关于世界地理、历史及西方政教国情的总集。魏源在书中最向往某国政治制度,提及这个国家「二十七部(州)公举一大酋总摄之,匪惟不世及,且不四载即受代,一变古今官家(皇帝)之局,而人心翕然」。魏源最向往的是那一国的制度?他这一段文字有何影响?
A.美国;引起当时人们的激烈讨论,遂有清末的变法 |
B.英国;人们颇有同感,认为应该「师夷长技以制夷」 |
C.美国;少有人理解,也少有人谈及,几乎没有影响 |
D.英国;当时人们对此理论多不理解,只重视船坚炮利 |
有一个时期,中国出现许多期刊,其中部分存在的时间很短,影响也不大,但期刊的名字却反映出时代气氛,例如:曙光、新社会、新中国、进步青年、新生、新气象、救国、自由、新文化、平民教育、新妇女等。这些期刊的名字应该是表达那一个运动的精神?
A.清末的的革命运动 | B.五四运动 | C.新生活运动 | D.抗日救亡运动 |
自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知识分子多主张「师夷长技」以改革中国,而不同时代的知识分子认识的西方「长技」却有不同。中国欲效法的西方长处,依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列何者适当?
A.器物→政治制度→西方思潮 |
B.器物→西方思潮→政治制度 |
C.宗教信仰→政治制度→西方思潮 |
D.政治制度→宗教信仰→器物 |
一群台湾的观光客在承德前清避暑山庄中,热烈地讨论着清帝留下的一幅书法:「戒急用忍」。请问近年我国政府仿此名言,在两岸关系上实行何种政策性作为?
A.两岸政府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必须先台湾后大陆,不可躁进失序 |
B.两岸政府在武器采购与军事演习上要自我克制,以建立和平对话与协商的机制 |
C.两岸运动选手在竞技场上要彼此回避,以免兄弟阋墙之争 |
D.两岸的经贸交流不可过热,以免台湾因产业外移丧失竞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