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分) 下图1为碳循环示意图,图2为食物网。请据图回答:(每空1分)
(1)碳在生物群落内以 的形式进行流动。
(2)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①是 作用; 无机环境中
碳的来源有 (填数字序号)。
(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可以体现生态系统有 的功能特点。
(4)若②中的种群及相互关系如图2,其中鹰和蛇的关系为 。鹰占有 个营养级。
不同的生物材料均可能用来研究细胞的增殖。取菊花茎中中轴、侧枝、髓等部位的分生组织,测定其细胞周期的部分时间,见表。(单位:h)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侧枝分生区细胞的细胞周期的分裂期时间为_____________h。
(2)从表中看出,同种生物内的细胞周期的长短主要取决于_____________期;DNA的复制是在S期完成的,则G1期发生的变化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
(3)大蒜素是从大蒜中分离出的化合物,能抑制癌细胞增多。为研究其抑制作用的具体机理,研究者提出了相应的实验思路。
①实验分组
A组:动物细胞培养液+癌细胞+1mL大蒜素+1mL生理盐水
B组:动物细胞培养液+癌细胞+1mL DNA复制抑制剂+1mL生理盐水
C组:动物细胞培养液+癌细胞+1mL大蒜素+1mL DNA复制抑制剂
D组:动物细胞培养液+癌细胞+_____?________
②每组设置若干个重复样品,在适宜条件下培养
③定期取样,检测结果;数据分析,得出结论 根据上述思路,回答下列问题:
①D组横线上“?”处应加的试剂是___________,设置D组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②实验中的自变量是________。
如图表示大肠杆菌细胞中组成核糖体的蛋白质(简称RP)的合成及调控过程。RP基因操纵元是控制核糖体蛋白质合成的DNA分子片段,RBS是核糖体结合位。请回答下列问题:
(1)RP基因操纵元的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______;①过程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
(2)过程②合成的RP1的多肽有一段氨基酸序列为“﹣丝氨酸﹣组氨酸﹣谷氨酸﹣”,转运丝氨酸、组氨酸和谷氨酸的tRNA上的相应碱基序列分别为AGA、GUG、CUU,则决定该氨基酸序列的基因的碱基序列为_________________。
(3)核糖体主要由______________等物质构成,图中核糖体沿着mRNA的移动依次合成的有关物质是____________等(用图中所示物质表示),当细胞中缺乏rRNA时,RP1与RBS结合,导致RBS被封闭,引起的后果是____________,通过这种调节机制可以避免____________。
(4)大肠杆菌细胞中的RNA,其功能有______________(多选)。
A.作为遗传物质B.携带遗传密码
C.转运氨基酸D.构成核糖体
为了探究不同光照处理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科学家以生长状态相同的某种植物为材料设计了A、B、C、D四组实验。每组处理的总时间均为135 s,光照与黑暗处理情况见下图所示(A、B、C三组光照与黑暗处理时间相同)。结果是A组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M%;B组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70%;C组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94%;D组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100%。请回答下列问题:
(1)各组实验的温度、光照强度和CO2浓度等条件相同、适宜且稳定,这样处理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2)该四组实验中,对照组是 组,其中A组的结果中M对应数字应为____________。(填“50”或“70”或“94”或“100”)
(3)光照期间,能进行____________(填“光反应”或“暗反应”或“光反应和暗反应”)。
(4)可以判断,单位光照时间内,C组植物合成有机物的量高于D组植物合成有机物的量,依据是_________。
(5)A、B、C三组处理相比,随着____________的增加,使光下产生的ATP和[H]能够及时____________与再生,从而提高了光合作用中CO2的同化量。
如图甲中a、b、c、d表示某植物根尖的不同区域,图乙是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到的该植物组织切片有丝分裂的模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根尖有丝分裂时应选择______区(填字母)细胞,该区细胞的特点是 。在制作装片过程中,使组织细胞分散开来的措施有: 和 。
(2)观察细胞质壁分离时可选择 区(填字母)细胞,③和④过程中细胞核遗传物质 (填“发生”或“不发生”)改变。
(3)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主要反映在图乙中 (填字母);细胞是独立分裂的,但不能选定一个细胞持续观察它的整个分裂过程,原因是 。
(4)某同学通过多次实验汇总得到各时期的细胞数记录如下,数值最大的字母是 ,理由是 。
细胞分裂时期 |
间期 |
前期 |
中期 |
后期 |
末期 |
总数 |
W |
A |
B |
C |
D |
在春末晴朗白天,荆州市郊某蔬菜基地测定了某大棚蔬菜在不同条件下的净光合作用强度(实际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之差),结果如图(假设塑料大棚外环境条件相同;植株大小一致、生长正常,栽培管理条件相同)。
(1)在上图曲线a中,与11时相比,13时植株叶绿体内C3与C5化合物相对含量较高的是 (C3或C5);在11时和13时分别摘取植株上部成熟叶片用碘蒸气处理,13时所取叶片显色 (深或浅)。
(2)曲线b的峰值低于曲线a,其两个主要决定因素是 (光照强度、环境温度、空气中CO2含量)。曲线c高于曲线b,原因是补充光照能使叶绿体产生更多的 用于CO2还原;若在棚内利用豆科植物做绿肥,可明显增加土壤中氮元素的含量,主要促进植株体内 等生物大分子的合成(填2种)。
(3)6~9时和16~18时,曲线b高于曲线a,主要原因是此时段棚内 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