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符离吊颍川侯傅公①
清·王士禛
跃马千山外,呼鹰百战场。平芜何莽苍,云气忽飞扬。
寂寂通侯里②,沉沉③大泽乡。颍川汤沐④尽,空羡夥颐王⑤。
【注】①颍川侯傅公:指明初大将傅友德,他初随陈友谅,后降明太祖朱元璋,有功于明室,后被太祖“赐死”。②通侯里:喻傅公生前居处。③沉沉:茂盛。④汤沐:即“汤沐邑”,借指封地。⑤夥颐王:指张楚王陈胜,汉高祖称帝后为陈胜置守冢三十户。简析诗歌前两联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4分)
赏析颈联中“寂寂”“沉沉”二词的巧妙之处。(4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柳梢青•春感
刘辰翁①
铁马蒙毡,银花洒泪,春入愁城。
笛里番腔,街头戏鼓,不是歌声。
那堪独坐青灯,想故国、高台月明。
辇下风光,山中岁月,海上心情②。
【注】①刘辰翁生于南宋末年,宋亡后,隐居不仕。②“海上心情”,用苏武牧羊典。《汉书•苏武传》:“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中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笛里番腔,街头戏鼓,不是歌声”是如何表现出愁情
联系全词,简要分析“辇下风光,山中岁月,海上心情”三句分别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南陵道中
杜牧
南陵水面漫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
正是客心孤迥处,谁家红袖凭江楼。“红袖”指的是什么?使用了何种修辞手法?请简要回答
前两句与客心的表现有何关系?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初见嵩山
[北宋]张耒
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
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
【注】张耒:北宋诗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因受苏轼牵连,累遭贬谪。诗题为“初见嵩山”,但作者却没有“开门见山”,而是为“山”的出场做了一系列的铺垫,直到末句才出现所见的对象“嵩山”,试结合诗歌前二句分析本诗铺垫手法的运用。
答: 古人在诗中常“借物抒怀”,本诗作者是借嵩山的什么特点来表现了自己怎样的人格操守?试结合诗歌尾句简要分析。
答:
阅读下面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蜀道后期①
张 说
客心争日月,来往预期程②。
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
注:①“后期”指的是张说在校书郎任内出使西川时,因情况突变,无法按计划在秋前赶回洛阳。②预期程:当时公府的事都有时间规定。诗人在诗歌的一、二两句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请简要赏析“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一句的妙处。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浣溪沙 周邦彦
楼上晴天碧四垂,楼前芳草接天涯。劝君莫上最高梯。
新笋已成堂下竹,落花都上燕巢泥。忍听林表杜鹃啼。本词运用了哪些意象来表达思乡之情?
“新笋已成堂下竹,落花都上燕巢泥。”作者写这句是为了强调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