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将《共产党宣言》作为“入门老师”的原因主要是它( )
A.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
B.指出阶级斗争的重要作用 |
C.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
D.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1840年3月,英国对华棉制品出口商、曼彻斯特商会主席莫克·维卡在致英国外相巴麦尊的信中说:“当前局势,可能提供机会,完成两国关系的改善,随着关系的改善,我
们输出(棉织品)的扩张程度将是不可估量的。”莫克·维卡的真实意图是
A.改善中英关系,使英国商品进入中国市场 |
B.以中国禁烟为借口发动战争,迫使中国屈服 |
C.恢复中英正常贸易 |
D.实现鸦片贸易合法化 |
兴起于广西桂平的太平天国,先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两部文献的共同特点是
A.试图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 B.脱离了社会现实,是无法实现的空想 |
C.反映了农民的理想追求 | D.不同程度受到西方宗教或是文化的影响 |
有人说:“对于西方的挑战,中国的反应之所以迟钝,是由于中国社会在19世纪中叶面临很不寻常的历史环境。内部事务万分火急,至于西方则可以暂缓二步。”这里的“内部事务”主要是指
A.太平天国运动 | B.满汉官僚的矛盾 | C.义和团运动 | D.洋务派与顽固派的矛盾 |
罗素在《中国问题》一书中写道:“白人则怀着三种动机到中国:作战,赚钱,使中国人皈依我们的宗教。”近代史上,“白人”依照“条约”实现在内地传教的特权始于
A.鸦片战争后 |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 C.甲午战争后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
《安得鲁·韩德森致拉本特函》记载:“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这种机会也许不会再来,是不可能轻易放过的。”最终“中国接受”他们的条件后,失去了
①关税自主权②内河航运权③九龙司地方一区④香港岛
A.①②④ | B.①④ | C.②③ | D.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