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操作与预期的实验目的或结论均正确的是
| 选项 |
实验操作 |
实验目的或结论 |
| A |
向NaAlO2溶液中滴加饱和NaHC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
验证两者都发生了水解反应,且相互促进 |
| B |
苯酚溶液中加入几滴稀溴水没有白色沉淀出现 |
说明苯酚与溴没有发生反应 |
| C |
常温下白磷可自燃而氮气需要在放电时才与氧气反应 |
非金属性:P>N |
| D |
向相同体积、相同pH的两种一元酸中分别加入足量锌粉,测量产生氢气的体积 |
可以比较两种一元酸的酸性相对强弱 |
下列陈述Ⅰ、Ⅱ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 选项 |
陈述Ⅰ |
陈述Ⅱ |
| A |
SO3溶于水后能导电 |
SO3为电解质 |
| B |
铁比铜活泼 |
铜板上的铁钉在潮湿空气中容易生锈 |
| C |
浓H2SO4有强氧化性 |
浓H2SO4常温下能与Cu发生反应 |
| D |
小苏打可做焙制糕点的膨松剂 |
NaHCO3能与碱反应 |
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为N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1.2 L氮气所含的分子数为0.5NA |
| B.16 g CH4含有的电子数为8NA |
| C.7.8 g Na2O2与足量CO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 |
| D.1 L0.1 mol•L-1的Na2S溶液中含有的S2-为0.1NA |
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K+、OH—、Na+、NO3— | B.Al3+、AlO2—、HCO3—、Na+ |
| C.Na+、Fe3+、SO42—、I— | D.Fe3+、SCN—、Na+、CO32—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乙烯可催熟水果 |
| B.SO2、CO2和NO2都可形成酸雨 |
| C.盐析可提纯蛋白质并保持其生理活性 |
| D.通过石油的裂解可获得乙烯、丙烯 |
某混合溶液中,含溶质X、Y各0.1 mol,向其中滴加0.1 mol/L的Z溶液,所得沉淀的物质的量如下图,则符合条件的X、Y、Z分别是
| A.氯化铝、 氯化铁、 氢氧化钠 |
| B.氯化铝、 氯化镁、 氢氧化钠 |
| C.偏铝酸钠、 氯化钡、 硫酸 |
| D.偏铝酸钠、 氢氧化钡、 硫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