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汉字博大精深,而修改汉字就更加独特有趣。近代史上“国”字的传统写法是“國”,但在太平天国的文献中“国”字却少了一点,口中是个“王”字,即“囯”;而辛亥革命后却又有人将“国”写为“囻”,口中是个“民”字。对两次修改所表达的不同含义,理解正确的是
A.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认为没有统一全国,故“国”不完整;后者说明中华民国已取得民族独立 |
B.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未摆脱专制思想的束缚;后者说明主权在民思想在《临时约法》中得到体现 |
C.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认为国中无财富;后者说明辛亥革命体现了孙中山的民权主义 |
D.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时时提醒自己清政府尚未推翻;后者说明孙中山把民生主义放在革命的首位 |
声称“拿破仑用剑没有完成的,我用笔完成”的法国文学家是
A.拜伦 | B.贝多芬 | C.巴尔扎克 | D.托尔斯泰 |
中国教育事业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是在
A.过渡时期 | 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
C.“文革”十年时期 | D.改革开放新时期 |
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在西昌卫发射中心成功升空,它标志着我国深空探测工程的正式启动。下图中标志我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的是
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 B.中国“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
C.“神舟五号”载人飞天成功 | D.“神舟六号”飞船双人试飞成功 |
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是在
A.十二大 | B.十三大 | C.十四大 | D.十五大 |
第一次提出“毛泽东思想”概念的人是
A.刘少奇 | B.王稼祥 | C.周恩来 | D.邓小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