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8年,孙中山在《建国方略·自序》中怀着无比痛苦的心情回顾以往的历史:“夫去满洲之专制,转生出无数强盗之专制,其为毒之烈,较前尤甚。于是国民愈不聊生矣!”这说明当时的中国
①清政府已被推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已经结束了
②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
③辛亥革命没有取得彻底的胜利
④出现了军阀割据的局面
A.①②④ | B.①③④ | C.②③ | D.①②③④ |
下图是我国古代儒家思想史上的两位重要人物,他们思想共同之处叙述错误的是( )
A.都促使儒家思想向前发展 |
B.都是唯心主义观点 |
C.都为封建统治者提供了统治思想 |
D.都吸收了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 |
吕思勉先生在《中国政治史》中写道:“小康之世,所以向乱世发展,是有其深刻的原因的。世运只能向前进,要想改革,只能顺其前进的趋势而加以指导。先秦诸子中,只有……最看得出社会前进的趋势。”文中省略部分的思想流派应该是( )
A.儒家 | B.道家 |
C.墨家 | D.法家 |
人类文明发展的终极目标: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先秦诸家思想中能分别体现这两种和谐的是()
A.道家、法家 | B.法家、墨家 |
C.儒家、法家 | D.道家、儒家 |
下面两幅图选自《蔡志忠漫画》,它们分别反映了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的哪一学派的思想主张()
A.法家、道家 |
B.儒家、道家 |
C.墨家、儒家 |
D.墨家、法家 |
孔子和苏格拉底是“哲学突破时代”的东西方思想巨人,各自影响着东西方思想的发展。两人思想的共同之处是( )
①强调民主的作用②重视道德的意义③追求社会的平等④肯定人的价值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