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8年,孙中山在《建国方略·自序》中怀着无比痛苦的心情回顾以往的历史:“夫去满洲之专制,转生出无数强盗之专制,其为毒之烈,较前尤甚。于是国民愈不聊生矣!”这说明当时的中国
①清政府已被推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已经结束了
②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
③辛亥革命没有取得彻底的胜利
④出现了军阀割据的局面
| A.①②④ | B.①③④ | C.②③ | D.①②③④ |
1992年被人们称为中国30年改革进程标志性的分水岭。“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l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党和政府
| A.制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 B.肯定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 |
| C.确立了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 | D.形成了立体全面的开放格局 |
按时间顺序排列下列事件
①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③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④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A.③②①④ | B.①③②④ | C.②①③④ | D.③④①② |
在国际外交舞台上,新中国第一代领导集体以超凡的气度、过人的智慧,维护了国家主权,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尊重。具体体现在
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②倡导“求同存异”,促进了亚非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③“一国两制”的设想和实施,开创了国际先例
④“小球推动大球”的外交艺术,在国际社会传为佳话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文革”期间,国家主席刘少奇遭到抄家和人身迫害,这一事件突出地表明了
| A.国家的法律遭到严重破坏 |
| B.不能人为地制造“阶级斗争” |
| C.党的民主集中制遭到严重破坏 |
|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
195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宣告成立,其重大意义有
①实现了少数民族的当家作主②加强了民族团结和民族平等
③有利于促进国家的全面发展④创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