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如图是一个反射弧和突触的结构示意图,根据图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⑴图1中代表效应器的应为标号________,细胞接受刺激产生兴奋时,细胞膜对离子的通透性的变化是                   ,膜内电位的变化是                  
⑵假如图3中的X来自大脑皮层,Y来自图1中的A。当针刺破手指的皮肤,感受器接受刺激后,导致效应器产生反应,则Y释放的物质使突触后膜产生__________作用。当我们取指血进行化验时,针刺破手指的皮肤,但我们并未将手指缩回是因为  发出的指令是对这个刺激不作出反应,则X释放的物质对突触后膜具有________作用,这说明一个反射弧中的低级中枢可以接受高级中枢的控制。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本题7分)下图为人体部分组织示意图,a、b、c、d代表不同激素,请据图回答:

(1)当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兴奋只能由A传到B,而不能由B传到A的原因是
(2)如果人体激素d分泌过多时,下丘脑分泌的和垂体分泌的就会减少,这是一种机制。
(3)当人体处于饥饿状态时,图示中[ ]         分泌增多,在机体内通过促进的过程,维持机体的血糖平衡;在激素调节的过程中,它和[b]肾上腺素(具有升血糖的作用)的关系是两者具有作用。

(本题7分)如下示意图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图中“—○一<”表示由树突到胞体再到轴突及其末稍。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显示有个突触。兴奋在神经元间传递的过程中,递质由释放,作用于,从而使另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
(2)用图中数字按顺序写出一个完整的反射弧
(3)用一定强度刺激图中b点,其膜电位情况为,图中a至e五点中发生兴奋的点有      ;若刺激图中d点,则发生兴奋的点有

在验证生长素类似物A对小麦胚芽鞘(幼苗)伸长影响的实验中,将如图1所示取得的切段浸入蒸馏水中1小时后,再分别转入5种浓度的A溶液(实验组)和含糖的磷酸盐缓冲液(对照组)中。在23℃的条件下,避光振荡培养24小时后,逐一测量切段长度(取每组平均值),实验进行两次,结果见图2。

请分析并回答:(1)生长素为似物是对植物生长发育有重要_____作用的一类化合物。本实验中______mg/L浓度的溶液促进切段伸长的效果最明显。
(2)振荡培养的目的是:①增加溶液中的_______以满足切段细胞呼吸的需求;②使切段与溶液成分接触更_______
(3)生长素类似物A溶解于_______中,以得到5种浓度的A溶液。切段浸泡在蒸馏水中的目的是减少_______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4)图2中,对照组切段的平均长度是_______mm左右。浓度为0.001mg/L的溶液对切段伸长_(选填“有”或“无”)促进作用;与浓度为1 mg/L的结果相比,浓度为10mg/L的溶液对切段的影响是_______
(5)图2中,浓度为0.1mg/L时实验二所得数据与实验一偏差较大,在做原始记录时对该数据应_______(选填下列选项前的字母)。
A.舍弃 B.修改 C.如实填写

下图表示人体免疫某一过程的示意图,分析并回答有关的问题:

(1)图中所示的是免疫过程,b细胞的名称为
(2)若图中抗原再次进入人体内,不能被细胞A.B.c中细胞特异性识别。
(3)c细胞的名称为,其产生的物质d的化学本质是,
与物质d合成分泌直接有关的细胞器有
(4)如果图中所示的抗原为酿脓链球菌,当人体产生抗体消灭该菌时,也会攻击心脏瓣膜细胞,导致风湿性心脏病,这属于免疫失调中的病。
(5)若该抗原为HIV,侵入人体后,攻击的主要对象是细胞。
(6)目前普遍认为,人体的稳态维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调节网络。

下图为种群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增长曲线,据图回答问题。

(1)A曲线呈“J”型,表示种群在等条件中的增长。
(2)B曲线呈“S”型的原因是自然界的是有限的,阴影部分表示
(3)在t0~t2时间内,种群数量呈型增长,在t1~t2时,该鱼的种群数量呈趋势(填上升或下降),若在t2时种群的数量为N,则在t1时种群的数量为
(4)根据种群变动的曲线,解释为什么投药灭鼠在短期内能控制鼠害,但很快又会鼠灾泛滥的原因。对此,我们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鼠害的原则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