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隋书·百官志下》,门下省置给事郎之职,“置员四人,从五品,审读奏案”。《资治通鉴》在评述唐朝中央机构时写道:“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以上材料表明( )
| A.隋唐时期,中央强化了对各部门的监察力度 |
| B.门下省取得了三省政治结构中的枢纽地位 |
| C.各种权力之间已形成比较完备的牵制和监督 |
| D.中国古代的宰相制度因权力的分割面临瓦解 |
下列哪句话反映的是荀子的思想
A“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B“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C“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D“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一位学者认为:“除了西方自由主义的民主制度之外,已找不到足以代替它且具有存活能力的其他体系。”并认为:“世界性的意识形态斗争不再存在,代之而起的将是经济流通、无止境地解决技术问题、环境问题,以及品味微妙的消费者需求之满足。”上述说法应出现于
| A.英国光荣革命成功时 | B.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成功时![]() |
| C.世界两极格局确立时 | D.东欧剧变及苏联解体时![]() |
从20世纪60年代麦克卢汉首次把世界唤作“地球村”起,一些富于文化敏感和社会责任感的西方史学家就感到了一种必要,那就是必须突破19世纪以来国别史和西方中心论传统,从文明比较的角度重写世界史,以便提供某种参照,对“地球村”中某种健康的共同文化的培育产生积极的影响。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西方中心论传统史观需要突破 | B.强调本民族史是每个史学家的责任![]() |
| C.有助于国际合作保护多元文化 | D.世界各民族的文化都是世界的文化![]() |
新时期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举措中,促进了国家决策的民主化与科学化的举措是()
A.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国家领导体制![]() |
B.逐步建立了村民民主自治制度![]() |
C.坚持和加强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
D.健全和发展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取得胜利的时候,中国共产党确定工作重心转移的会议是()
| A.遵义会议 | B.七届二中全会 | C.瓦窑堡会议 | D.洛川会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