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海禁政策的出台并不是单独出现的,而是与朝贡贸易一起出台的,并构成了明代天朝礼治天下的基本内容。明代海禁政策的出台与发展很大程度上是消极的抗倭。”这表明,明朝“海禁”政策的出台
A.是明代朝贡贸易发展的必然结果 | B.是明代天朝礼治天下的要求 |
C.受国际和国内形势发展的影响 | D.是明代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结果 |
1921年,苏俄的粮食播种面积只有9030万公顷,只及1913年的85%。1925年苏联的种植业面积与1913年对比的百分比是107%,农业生产总值对比的百分比则是112%。出现1921年和1925年两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包括 ( )
①1921年现象主要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②1925年现象主要是新经济政策的推行使农业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③1921年现象主要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挫伤了农民积极性
④1925年现象主要是实行农业集体化政策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A.①③ | B.①② | C.②④ | D.③④ |
法国拿破仑三世统治时期,全面、大幅度地降低商品进口关税,废除第一帝国以来的关税保护政策。1860年,法国还与英国签订一项白由贸易条约,消除了两国间的贸易壁垒。这些政策( )
A.促使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 B.深受工业革命影响 |
C.加速了欧洲一体化进程 | D.促进了资本输出 |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载:“远东是世界最后受到欧洲扩张影响的地区……由于推行强硬的闭关自守的政策,这里也没有潜在第五纵队(注:内奸)。”以下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
A.闭关自守的政策客观上起到了抵挡列强扩张的作用 |
B.闭关自守的政策在当时起到了积极作用 |
C.欧洲的扩张遭到了殖民地人民顽强的抵抗 |
D.列强的扩张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
《梦溪笔谈》记载道:“皇佑二年,吴中大饥,殍瑾枕路。是时范文正(仲淹)领浙西发粟及募民存饷(粮食)……又召诸佛寺主首,谕之日:‘饥岁工价至贱,可以大兴土木之役。”’范仲淹救灾措施的主要特点是()
A.鼓励百姓生产,实行自救 | B.救济与“以工代赈”相结合 |
C.宣传佛教,要求百姓忍耐 | D.寺院提供饮食,救济百姓 |
如果将成语“朝秦暮楚”用在商业上,你认为该成语不能从侧面反映出中国古代( )
A.秦楚两地商业最发达 | B.商人为获利往来奔波 |
C.长途贩运的商业现象 | D.商业交通相对较发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