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工业上生产氯气,常在电解槽中电解饱和食盐水.
(1)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电解槽中阳极材料应为           .为了避免电解产物之间发生反应,常用阳离子交换膜将电解槽隔成两部分.下图(左图)为电解槽的示意图。
(2)这种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溶液中的              通过;(填下列微粒的编号)
①H2      ②Cl2   ③H+   ④Cl-   ⑤Na+ ⑥OH-
写出在电解过程中发生的电极方程式:阳极:                               
(3)若不用阳离子交换膜,电解产物之间发生的主要反应方程式为                
(4)已知某电解槽每小时加入10%的氢氧化钠溶液l0kg,每小时能收集到标况下的氢气896L,而且两边的水不能自由流通。则理论上计算,电解后流出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5)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设计了用电解法制取乙醇钠的工业方法,所用的电解槽如上右图所示,设计要求:①所用的交换膜不能让分子自由通过;②电解过程中消耗的原料是氢氧化钠和乙醇.
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在电解过程中发生的电极方程式:阴极:                        
②最后从乙醇钠的乙醇溶液中分离得到纯净乙醇钠固体的方法是: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探究电解池作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网上收集到如下信息:硫化钠,俗称臭碱,是一种强还原剂,在工业上用途广泛。他们对硫化钠与次氯酸钠的反应进行探究。
【实验】
在次氯酸钠溶液中加入硫化钠溶液,发现溶液始终澄清。
(1)下列有关硫化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硫化钠溶液不宜久置,应现用现配
b. 硫化钠溶液中通入SO2有淡黄色浑浊,可证明SO2有氧化性
c. 硫化钠在空气中潮解并不断放出H2S气体,说明酸性:H2CO3>H2S
d. 配制硫化钠溶液时加入少量氢氧化钾
e. 向硫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硝酸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生成
【提出假设】
(2)反应后的溶液中肯定存在Cl、SO42和OH,为探究溶液中可能还存在的其他阴离子(不考虑离子水解及空气中CO2的影响),该学习小组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只还存在S2
假设2:只还存在ClO
假设3:
【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假设】
(3)请写出实验步骤以及预期现象和结论。
限选实验试剂:1 mol• L-1的CuSO4溶液、1 mol• L-1NaOH溶液、淀粉-KI溶液、紫色石蕊试液、酚酞试液。

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和结论
步骤1:取少许反应后溶液于试管中,滴加

,则假设成立。
步骤:2:另取少许反应后溶液于试管中,滴加
,则假设成立。


则假设3成立。


【思考与交流】
(4)实验时某同学发现所用硫化钠溶液呈黄色,联想到工业盐酸呈黄色的原因,该同学认为所用硫化钠溶液中混有少量FeCl3。你是否同意该同学的的观点(填“同意”或“不同意”),请简述理由:

六水氯化锶(SrCl2·6H2O)是实验室重要的分析试剂,工业上常以天青石(主成分为SrSO4)为原料制备,生产流程如下:

(1)第①步反应前天青石先研磨粉碎,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第③步加入适量稀硫酸的目的是_______。
(2)第①步反应若0.5 mol SrSO4中只有S被还原,转移了4 mol电子。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④步操作依次是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________、_______。
(4)称取1.000 g产品溶解于适量水中,向其中加入含AgNO3 1.100×10-2 mol的AgNO3溶液(产品中不含其它与Ag+反应的离子),待Cl完全沉淀后,用含Fe3+的溶液作指示剂,用0.2000 mol/L的KSCN标准溶液滴定剩余的AgNO3,使剩余的Ag+ 以AgSCN白色沉淀的形式析出。若滴定过程用去上述浓度的KSCN溶液20.00 mL,则产品中SrCl2·6H2O的质量百分含量为________(保留4位有效数字)。

固体硝酸盐加热易分解且产物较复杂。已知KNO3、Cu(NO3)2、AgNO3三种硝酸盐的热分解反应方程式如下:
I.2KNO32KNO2+O2
II.2Cu(NO3) 22CuO+4NO2↑+O2
III.2AgNO32Ag+2NO2↑+O2
(1)某固体可能由KNO3、Cu(NO3)2、AgNO3三种硝酸盐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适量该固体充分加热,得到一定量气体。若该气体经水充分吸收后,剩余气体的体积在同温同压下为吸收前的1/6。 (忽略氧在水中的溶解)
①若该固体只是由一种盐组成,则该盐为
②若该固体是混合物,则该混合物的可能组成为
(2)某学习小组以Mg(NO3)2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探究其热分解的产物,设计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图中加热、夹持仪器等均省略):

【实验步骤】
a.仪器连接后,放入固体试剂之前,关闭k,微热硬质玻璃管A。
b.称取Mg(NO3)2固体3.7g置于A中,先通入一段时间N2,再关闭k,用酒精灯加热硬质玻璃管A。
c.待样品完全分解,A 装置冷却至室温、称量,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0g。
①步骤a的目的是
②依据已知的三个方程式,再根据剩余固体的质量写出Mg(NO3)2热分解方程式为:
③若A中固体为AgNO3,用以上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时,D 中的现象为,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出现该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从实验安全的角度判断该实验装置有无缺陷?若有,应如何改进?

X、Y、Z、W是元素周期表中前30号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相关信息如下表:

元素
相关信息
X
X原子基态时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总数的2倍
Y
Y的基态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nsnnpn+2
Z
Z元素的最高正价与负价代数和为6
W
W基态原子未成对电子数是前30号元素中最多的


(1)W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周期第族,其基态原子最外层有个电子。
(2)X的第一电离能比Y的(填“大”或“小”),1mol X22-中含有的键数目为
(3)X和Y的气态氢化物中,较稳定的是(写化学式),Y的同族元素(包括Y)的最简单氢化物中沸点最低的是
(4)写出KZY3与HZ浓溶液反应制取Z2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5)已知:X(s)+Y2(g)=XY2(g) ΔH 1= -393.5 kJ•mol-1
XY(g) +1/2Y2(g)=XY2(g) ΔH 2= -282.9 kJ•mol-1
则X(s)与Y2(g)反应生成XY(g)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下图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略去。

(1)G加热可分解生成A,A的化学式为________,写出物质A的一种用途
(2)写出单质B与强碱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由沉淀J生成 H溶液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溶液E中加入氨水时,先生成白色沉淀L,写出生成L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色沉淀L会迅速变为色,最终变为红褐色沉淀G,写出L变为G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4)溶液I中所含金属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