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分A、B、C、D 、E、F是常见的气体,其中A、B、C、D为单质,有关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反应条件均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D的电子式为 。
(2)反应③的离子方程式为 。
(3)Y和E在一定条件下可反应生成B和Z,可消除E对环境的污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常温下0.1mol/L的Y溶液中c(H+)/c(OH-)=1×10-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该溶液的pH=11
②该溶液中的溶质电离出的阳离子浓度为0.1mol/L
③将pH=11的Y溶液加水稀释100倍后,pH值为9
④该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与c(OH-)乘积为1×10-22
⑤0.1mol/L的盐酸溶液V1 L与该0.1mol/L的Y溶液V2 L混合,若混合溶液pH=7,则:V1>V2
(5)常温下pH=a的X溶液和pH=b的Y溶液等体积混合,若a+b=14,则混合后的溶液呈________性,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______ ______________。
(10分)CO不仅是家用煤气的主要成分,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用简单有机物合成高分子涂料黏胶剂I的过程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结构式 。
(2)G分子中官能团名称是 。
(3)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指出②的反应类型 。
(4)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
【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聚氯乙烯(PVC)保鲜膜的安全问题引起广泛的关注。PVC的安全隐患主要来自于塑料中残留的PVC单体以及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增塑剂DEHA。工业上用乙烯和氯气为原料经下列各步合成PVC:
(1)乙是PVC的单体,其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以下反应类型:
反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邻苯二甲酸辛酯(DOP)是国家标准中允许使用的增塑剂之一,邻苯二甲酸是制造DOP的原料,它跟过量的甲醇反应能得到另一种增塑剂DMP(分子式为C10H10O4),DMP属于芳香酯,其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的结构简式为:,它是制作软质隐形眼镜的材料。请写出下列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由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制备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由甲基丙烯酸制备甲基丙烯酸羟乙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由乙烯制备乙二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已知A、B、C、D、E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A原子所处的周期数、族序数都与其原子序数相等;B原子核外电子有6种不同的运动状态,s轨道电子数是p轨道电子数的两倍;D原子L电子层上有2对成对电子;E+原子核外有3层电子且各层均处于全满状态。
请填写下列空白。
(1)E元素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
(2)B、C、D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数值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其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B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心原子采取的轨道杂化方式为 ,C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VSEPR模型为 。B2A4是重要的基本石油化工原料,1 mol B2A4分子中含__________molσ键。
(4)B元素可形成多种单质,一种晶体结构如图一所示;另一种的晶胞如图二所示,该晶胞的空间利用率为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5)向E的硫酸盐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观察到的现象是 。请写出上述过程的离子方程式 。
[化学一选修2:化学与技术](15分)合成氨的流程示意图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合成氨的原料是氮气和氢气。氮气是从空气中分离出来的,通常使用的两种分离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氢气的来源是水和碳氢化合物,写出分别采用煤和天然气为原料制取氢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设备A中含有电加热器、触媒和热交换器,设备A的名称是________,其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设备B的名称是________,其中m和n是两个通水口,入水口是________(填“m”或“n”)。不宜从相反方向通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设备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原料气制备过程中混有的CO对催化剂有毒害作用,欲除去原料气中的CO,可通过如下反应来实现:
CO(g)+H2O(g)CO2(g)+H2(g)。已知1 000 K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0.627,若要使CO的转化率超过90%,则起始物中c(H2O)∶c(CO)不低于________。
(13分)运用化学反应原理研究氮、硫等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反应有重要意义。
(1)硫酸生产过程中2SO2(g)+O2(g)2SO3(g),平衡混合体系中SO3的百分含量和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2SO2(g)+O2(g)2SO3(g)的ΔH________0(填“>”或“<”)。
②一定条件下,将SO2与O2以体积比为2∶1置于一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以下反应,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的是________(填选项字母)。
a.体系的密度不发生变化
b.SO2与SO3的体积比保持不变
c.体系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不再变化
d.单位时间内转移4 mol电子,同时消耗2 mol SO3
e.容器内的气体分子总数不再变化
(2)一定条件下,合成氨反应为:N2(g)+3H2(g)2NH3(g)。图1表示在此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图2表示在2 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时N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3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起始物氢气的物质的量对此反应平衡的影响。
①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_______,升高温度,平衡常数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②由图2信息,计算0-10 min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H2)________,从11 min起其他条件不变,压缩容器的体积为1 L,则n(N2)的变化曲线为________(填“a”“b”“c”或“d”)。
③图3 a、b、c三点所处的平衡状态中,反应物N2的转化率最高的是________点,温度T1________T2(填“>”“=”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