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研究所科研人员在探究影响甲、乙两种植物光合作用因素时,将它们放置在一定的条件下分别进行培养,得到了下表的实验数据(实验温度为20℃)。请回答:

容器内CO2供应量(ml/h)
0
5
10
15
20
容器内CO2减少量(ml/h)
光照强度1Klx

0
4.5
5.8
6.5
7.8

0
0
0
0
0
光照强度10Klx

0
7.4
7.5
7.6
7.6

0
4.1
8.3
12.5
16.4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突然将乙组中的光照强度改为1Klx移到10 Klx(其他条件不变),则五碳化合物的含量变化是__________,此时叶肉细胞能产生ATP的场所有___________
(3)当乙的容器内CO2供应量大于5ml,光照强度为1Klx时,容器内CO2减少量为0,乙的光合作用强度_________呼吸作用强度,此时限制乙的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当光照强度为10Klx、CO2供应量为15ml时限制乙的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
(4)甲在温度为20℃、CO2为20ml情况下,光合作用的强度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如右图,请在该图中用虚线画出在相同条件下,乙的光合作用的强度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情况。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人工湿地的作用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表示将重量相同的小麦幼苗置于3支试管中(试管内装满含有全部矿质元素的培养液)。然后将它们分别放在三种条件下培养若干天。请分析实验结果:

(1)c试管中的小麦幼苗重量与a试管的相比,增加较多。这是因为提高温度能提高____反应中的_________,从而促进光合作用。
(2)b试管中的小麦幼苗重量与a试管的相比,增加很少。这是因为其光合作用的_____的产物很少,限制了_______的固定。
(3)如果培养液中缺乏镁元素,小麦叶片将逐渐显现出________色素的颜色。

横向放置的植物,其根向地生长,茎背地生长,原因是什么?

在盛有稀葡萄糖液的A、B玻璃管内加入不同的单细胞真核生物,敞口放在光亮处,每隔1小时测定葡萄糖液的浓度和酸碱度(pH值),前3小时数值变化如图所示。再撤去光照,重复上述测定工作又历经3小时。请回答:

(1)液面呈绿色的是_________管。理由是_______。
(2)在最初3小时内,A管中的葡萄糖液浓度不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在撤去光照后3小时内,两支玻璃管中葡萄糖浓度和pH值将发生怎样的变化?用画图表示。

下图是噬菌体侵染细菌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噬菌体侵染细菌的正确顺序应是
(2)图中D表明噬菌体侵染细菌时,留在细菌外的是 ,注入细菌内的物质是
(3)图中E表明
(4)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得出了 是主要遗传物质的结论

蜜蜂是具有社会性行为的昆虫。一个蜂群包括一只蜂王、几只雄蜂和众多工蜂。蜂王专职产卵,雄蜂同蜂王交尾,工蜂负责采集花粉、喂养幼虫、清理蜂房等工作。请回答下列问题:
(1)蜂王、雄蜂和工蜂共同生活,各司其职,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____。
(2)未受精卵发育成雄峰,受精卵发育成雌性的蜂王或工蜂,这表明蜜蜂的性别由_____________决定。
(3)研究人员发现了工蜂清理蜂房行为不同的两个蜂群,分别称为“卫生”蜂(会开蜂房盖、能移走死蛹)和“非卫生”蜂(不会开蜂房盖、不能移走死蛹)。为研究工蜂行为的遗传规律,进行如下杂交实验:

①“非卫生”蜂的工蜂行为是___________(显性/隐性)性状。
②工蜂清理蜂房的行为是受_______对基因控制的,符合基因的________定律。判
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本实验中测交选择了_____________作母本与____________的雄蜂交配。
④测交后代中纯合体的表现型是______________,新类型Ⅰ的表现型是_____________。
⑤“卫生”蜂的工蜂会开蜂房盖、能移走死蛹的行为属于_____________行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