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表示“华恢1号”抗虫水稻主要培育流程,据图回答:

(1)图中④表示的是含杀虫基因的水稻胚细胞培养过程中还加入植物激素,其目的诱导胚细胞            
(2)组建理想的载体需要对天然的质粒进行改造。下图是天然土壤农杆菌Ti质粒结构示意图(示部分基因及部分限制酶作用位点),据图分析:

①人工改造质粒时,要使抗虫基因能成功表达,还应插入        
②人工改造质粒时,用限制酶Ⅰ处理,其目的之一是:去除质粒上的       (基因),保证T-DNA进入水稻细胞后不会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
③若用限制酶Ⅱ分别切割经过②过程改造的理想质粒和带有抗虫基因的DNA分子,并构成重组Ti质粒。分别在含四环素或卡那霉素的培养基培养已成功导入抗虫基因的水稻胚细胞,观察到的细胞生长情况是                            
(3)若限制酶Ⅱ切割DNA分子后形成的粘性末端为则该酶识别的核苷酸序列是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生物技术中的伦理问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表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过程。

(1)上图中②、③依次表示特异性免疫反应的 免疫、 免疫。
(2)此图解中细胞f是 细胞。该细胞产生的物质B的化学本质是
(3)图中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 (填图中字母)。
(4)HIV侵入人体后主要攻击细胞 (填图中字母)。

请结合所学知识及图中的有关信息,回答动物神经调节相关的问题。

(1)如甲图,当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时,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
(2)甲图中,若在图中所示箭头处给予一个适当的刺激,电表的指针将发生 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3)德国科学家Mellor的学生用蛙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做了一个非常简单的实验(乙图),从神经元的结构来看,坐骨神经中的神经纤维属于神经元的 部分。图中刺激l至肌肉发生收缩,测得所需时间为3×10-3s,刺激2至肌肉发生收缩,测得所需时间为2×10-3s,刺激点离肌肉中心距离分别为13 cm和10 cm。则坐骨神经冲动的传导速度是 cm/s。
(4)刺激强度与兴奋有何关系,现有两种假设:
假设1:刺激与兴奋是同时效应,在一定范围内随刺激强度的增强兴奋也随之增强,超出该范围,兴奋强度不再随刺激强度的增强而增强。
假设2:只有当刺激强度达到一定值时,神经元才开始兴奋,并且兴奋强度不随刺激强度的增强而变化。
科学家进行了实验:将刺激强度逐渐增加(S1~S8),测得一个神经细胞膜电位的变化规律(如丙图),分析实验结果你认为上述两种假设中符合事实的是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多套如下实验装置对酵母菌无氧呼吸需要的最适温度进行了相关探究,实验结果如下图,请分析实验信息并回答以下问题:

(1)本实验过程中的化学反应结果会改变实验的自变量,是因为被分解的葡萄糖中的能量一部分 ,其余转移至ATP中及存留在酒精中。
(2)试管中加水的主要目的是
(3)葡萄糖溶液煮沸的目的是
(4)欲检测无氧呼吸产物有无酒精,可用_______溶液进行鉴定,其溶液颜色变化是________。
(5)如不考虑
(1)中的不足,该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请提供改进方法____________。

下图甲、乙分别为某些物质进出细胞的坐标图和模式图,据图回答:

(1)甲所代表的物质运输方式为________,其最大转运速率与___________有关。
(2)乙所代表的物质运输方式为_______,这一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的功能。
(3)神经细胞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Na+离子通过类似图__ ___的方式进入细胞;神经冲动传导到突触小体后,突触前膜通过_______方式释放神经递质。
(4)仿照图甲,画出图乙所示物质进入细胞的坐标图。

显微镜是生物学科中最为重要的观察工具之一,下面是关于显微镜使用过程中的几个问题:

(1)在低倍镜下寻找到需观察的细胞后,若要进一步放大观察,则操作的主要程序为:
①把 移到_____________。②______ _____。③______________至物像清晰。
(2)下图1是在使用目镜为10×,物镜也为10×的显微镜下观察蛙的皮肤上皮细胞时的视野,下图2是更换物镜后的视野,则更换的物镜应为___ _(放大倍数)。
(3)用显微镜观察口腔上皮细胞时,一般需经染色才能较为清楚的观察到,若无染色剂,应怎样调节显微镜也可以较为清楚的观察到口腔上皮细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