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有关催化剂的催化机理问题我们可以从“乙醇催化实验”中得到一些认识。某教师设计了下图所示装置(夹持装置已省略),试回答下列问题:

(1)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一段时间后,若移去酒精灯反应仍能继续进行,则说明该乙醇的氧化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填“发热”或“吸热”)反应;
(3)实验过程中D处铜丝网有红色和黑色交替出现的现象,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原因。现象①:红色变黑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象②:黑色变红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这些实验现象中可以认识到实验过程中催化剂__________(填“参加”或“不参加”)化学反应。
(4)装置B、F的作用分别是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5分)某工业废料钡泥中主要含有BaCO3、BaSO3、Ba(FeO2)2等,某实验小组模拟工业过程利用钡泥制取BaCO3和Ba(NO3)2晶体(不含结晶水),其实验流程如下:

已知:
①Fe3+和Fe2+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完全时,溶液的pH分虽为3.2和9.7;
②Ba(NO3)2晶体的分解温度:592℃; Ba(NO3)2的溶解度在高温时较大,低温时较小;
, .
(1)酸溶时,BaCO3发生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酸溶后,滤液1除了Ba2+外,还存在的阳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等(填写离子符号)。
(3)加入X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在操作II中加入Na2CO3来制取BaCO3,经检验所得BaCO3中含有少量BaSO4而不纯,提纯的方法是:将产品加入足量的饱和Na2CO3溶液中,充分搅拌和静置后,弃去上层清液。如此反复多次处理,直到BaSO4全部转化为BaCO3,该提纯原理的离子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用(4)的方法处理含有0.21mol BaSO4样品,每次用1.0 L 2.0mol·L-1饱和Na2CO3溶液,则至少需要处理________次,BaSO4才能全部转化BaCO3
(6)操作III的名称是:________、冷却结晶、_________、洗涤、干燥。
(7)上述流程中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有_________。因此要进一步处理,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某兴趣小组依据CO2+2Mg=2MgO+C,推测Mg与SO2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反应后,剩余固体M可能含有MgO、S、MgS、Mg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验证推测,进行以下实验。请回答有关问题。
实验Ⅰ按下图所示进行实验。

(1)实验前需除去镁条表面氧化膜。用简易的物理方法除氧化膜的操作是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硫的化学方程式为
(3)上述装置存在不合理之处,请提出1项改进建议
(4)实验时,先通入SO2直到现象出现后,再点燃酒精灯;此操作目的是
实验Ⅱ确定固体M的成分。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将分液漏斗中稀硫酸(足量)
加入到烧瓶中,完全反应后,实验现象如下:

装置
A
B
C
量气管
现象
有残留
固体
产生白色ZnS沉淀
溴水
未褪色
进入气体
v mL(标况)

(5)实验时,B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已知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则固体M中金属镁的质量为g;实验前装置内有空气,对金属镁质量的测定结果的影响是(填偏低、偏高、无影响);
(7)依以上实验,可确定固体M的成分有种(填数字)。

某学生探究AgCl、Ag2S沉淀转化的原因。

步骤
现象
Ⅰ.将NaCl与AgNO3溶液混合
产生白色沉淀
Ⅱ.向所得固液混合物中加Na2S溶液
沉淀变为黑色
Ⅲ.滤出黑色沉淀,加入NaCl溶液
较长时间后,沉淀变为乳白色

(1)Ⅰ中的白色沉淀是
(2)Ⅱ中能说明沉淀变黑的的离子方程式是,沉淀转化的主要原因是
(3)滤出步骤Ⅲ中乳白色沉淀,推测含有AgCl。用浓HNO3溶解,产生红棕色气体,部分沉淀未溶解,过滤得到滤液X和白色沉淀Y。
ⅰ.向X中滴加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ⅱ.向Y滴加KI溶液,产生黄色沉淀
①由ⅰ判断,滤液X中被检出的离子是
②由ⅰ、ⅱ可确认步骤Ⅲ中乳白色沉淀含有AgCl和另一种沉淀______。
(4)该学生通过如下对照实验确认了步骤Ⅲ中乳白色沉淀产生的原因:在NaCl存在下,氧气将Ⅲ中黑色沉淀氧化。

现 象
B:一段时间后,出现乳白色沉淀
C:一段时间后,无明显变化


①A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
②C中盛放的物质W是_________。
③该同学认为B中产生沉淀的反应如下(请补充完整):
2Ag2S + ++ 2H2O 4AgCl ++ 4NaOH
④B中NaCl的作用是_______。

辉铜矿(主要成分为Cu2S)经火法冶炼,可制得Cu和H2SO4,流程如下图所示:

(1)Cu2S中Cu元素的化合价是价。
(2)Ⅱ中,电解法精炼粗铜(含少量Ag、Fe),CuSO4溶液做电解质溶液:
①粗铜应与直流电源的极(填“正”或“负”)相连。
②铜在阴极析出,而铁以离子形式留在电解质溶液里的原因是
(3)Ⅲ中,烟气(主要含SO2、CO2)在较高温度经下图所示方法脱除SO2,并制得H2SO4

①在阴极放电的物质是
②在阳极生成SO3的电极反应式是
(4)检测烟气中SO2脱除率的步骤如下:
i.将一定量的净化气(不含SO3)通入足量NaOH溶液后,再加入足量溴水。
ii.加入浓盐酸,加热溶液至无色无气泡,再加入足量BaCl2溶液。
iii.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沉淀质量。
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i中溴水的主要作用
②若沉淀的质量越大,说明SO2的脱除率越(填“高”或“低”)。

某同学分析Zn与稀H2SO4的反应。
(1)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制H2时,用稀硫酸而不用浓硫酸,原因是_________。
(3)已知:Zn(s)+1/2O2(g)=ZnO(s) △H=-332kJ/mol
ZnO(s) + H2SO4(aq) = ZnSO4(aq) + H2O(l) △H=-112kJ/mol
H2(g) +1/2 O2(g) = H2O(l) △H=-286kJ/mol
则Zn与稀H2SO4反应生成1mol H2时的反应热△H=kJ/mol。
(4)该同学用如下装置进行实验,分析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实验时,从断开K开始,每间隔1分钟,交替断开或闭合K,并连续计数每1 分钟内从a管流出的水滴数,得到的水滴数如下表所示:

1分钟水滴数(断开K)
34
59
86
117

102
1分钟水滴数(闭合K)
58
81
112
139

78

分析反应过程中的水滴数,请回答:
①由水滴数58>34、81>59,说明在反应初期,闭合K时比断开K时的反应速率______(填“快”或“慢”),主要原因是_________。
②由水滴数102>78,说明在反应后期,断开K时的反应速率快于闭合K时的反应速率,主要原因是_______。
③从能量转换形式不同的角度,分析水滴数86>81、117>112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