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武侯祠:一千七百年的沉思》,完成下列各题。(共15分)
武侯祠:一千七百年的沉思(有删改)
梁衡
①中国历史上有无数个名人,但没有谁能像诸葛亮这样引起人们长久不衰的怀念;中国大地上有无数座祠堂,但没有哪一座能像成都武侯祠这样,让人生出无限的崇敬、无尽的思考和深深的遗憾。
②武侯祠坐落在成都市区略偏南的闹市。两棵古榕为屏,一对古狮拱卫,当街一座朱红飞檐的庙门。进门是一庭院,满院绿树披道,杂花映目,一条五十米长的甬道直达二门,路两侧各有唐代、明代的古碑一座。这绿阴的清凉和古碑的幽远先教你有一种感情的准备,我们将去造访一位一千七百年前的哲人。
③成都最早建祠是在西晋,以后多有变迁。先是武侯祠与刘备庙毗邻,诸葛祠前香火旺,刘备庙前车马稀。到清康熙年间,改建为君臣合庙,刘备殿在前,诸葛亮殿在后,并正名为昭烈庙(刘备谥号昭烈帝)。但是朝朝代代,人们总是称它为武侯祠,直到今天。
④诸葛亮殿,殿柱矗立,贯大地正气,殿门前敞,容万年之情。诸葛亮端坐在正中的龛(kān)台上,头戴纶巾,手持羽扇,正凝神沉思。往事越千年,历史的风尘不能掩遮他聪慧的目光,墙外车马的喧闹也不能把他从沉思中唤醒。殿的左右两壁书着他的两篇名文,左为《隆中对》,条分缕析, (甲);右为《出师表》,慷慨陈词, (乙)。透过他深沉的目光,看到他a在国乱家丧之时,布衣粗茶,耕读山中,心系天下;b初出茅庐,羽扇轻轻一挥,八十万曹兵灰飞烟灭;c看到他在斩马谡时那一滴难言的浊泪;d看到他在向后主自报家产时那一颗坦然无私的心。
⑤一千七百年前,诸葛亮输给了曹魏,“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唱出了这个悲剧的主调。诸葛亮殿南面东西两廊的墙上嵌着岳飞草书的前后《出师表》,笔走龙蛇,倒海翻江,黑底白字在幽暗的廊中如长夜闪电;读着“临表涕零,不知所云”,读着“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看那墨痕如涕如泪,笔锋如枪如戟,仿佛听到了这两位忠臣良将遥隔九百年的灵魂共鸣。这座天井式的祠院一千七百年来就这样始终为诸葛亮的英气所笼罩,并慢慢积聚而成为一种民族魂。
⑥历史早已过去,我们现在追溯旧事,对诸葛亮倍觉亲切。在他的一生中,诸葛亮实践自己做人的规范,尝试着把聪明才智发挥到极限,努力实现自己的治国理想。他借此实现了作为一个人,一个历史伟人的价值,从而得到永恒。阅读文段④,将下面两句话,放回原处(只填序号)。(2分)
A痛表一颗忧国忧民心 B预知数十年后天下事
甲: 乙: 文段③交待武侯祠变迁的目的是什么?
答: 文段①
中“深深的遗憾”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中原句回答)(2分)
文段④中划线的句子,写了有关诸葛亮的四件事,请用简洁的话分别说出四件事表现了诸葛亮怎样的思想品格。(4分)
答:a b c d 阅读文段⑤,结合“岳飞草书的前后《出师表》”的描写,说说你对“仿佛听到了这两位忠臣良将遥隔九百年的灵魂共鸣”的理解和评价(5分)
答:
阅读理解。
那天早上,米妮望着窗外,想看看去工作的小矮人,她在一扇玻璃上看到了自己从未见过的美丽的景象。
图画里有美丽的宫殿,银色的塔,塔尖上装了花花绿绿的玻璃,一切都是那么的新奇和漂亮。她津津有味地看着,连要干的的活都忘了,直到壁炉架上的布谷鸟的自鸣钟敲了十二下。
她急急忙忙地跑过去整理床,洗盘子。时间过得太快了,她再也无法干得更快了,当她拿着扫把准备去扫地的时候,已快到了小矮人们回家的时间了。
“我想,”米妮大声说,“今天我就不打扫地毯下面的地了。再者,地毯下面没人看得见,有点灰尘也没关系的。”于是她匆匆地跑过去做晚饭,没有去动地毯。
不久,小矮人们回家来了。房子里看起来跟平时没什么两样,他们什么也没说。米妮也没有再想毯子下面的灰尘这回事。直到她上了床,看到星星透过窗户,向她眨着眼,她这才想起了地毯下的尘土,因为她好像听到星星们在说:
“那位小姑娘,诚实而善良。”
米妮把脸转向墙,她听到一个微弱的声音,就在她的心里,说:
“地毯下的尘土!地毯下的尘土!”
“那位小姑娘,”星星们叫道,“把房子整理得像星光一样敞亮。”
“地毯下的尘土!地毯下的尘土!”米妮心里的那个小小的声音在说。
“我们看到她了!我们看到她了!”所有星星都快乐地叫着。
“地毯下的尘土!地毯下的尘土!”米妮心里的那个小小的声音在说。她再也忍不住了,便拿起扫帚,开始扫地毯下的尘土。可是,哦,地毯下躺着十二块闪闪发光的金币,就像月亮一样圆润、闪亮!找出选段中描写景物的句子,并说说景物描写的作用。
米妮心里说了好几遍“地毯下的尘土”,这说明了什么?从中可看出她是个什么性格的人?
选段是用怎样的形式来表现米妮的心理活动的?
小矮人为什么不把金币直接给米妮,而是把金币放在地毯下?
米妮发现地毯下躺着十二块闪闪发光的金币,你觉得偶然吗?
阅读理解。
五月过去了,太阳增加了它的威力,树木都把各自的伞盖伸张了起来,不想再争妍斗艳的时候,有少数的树木却在这时开起了花来。石榴树便是这少数树木中的最可爱的一种。
石榴有梅树的枝干,有杨柳的叶片,奇崛而不枯瘠,清新而不柔媚,这风度实兼备了梅柳之长,而舍去了梅柳之短。
最可爱的是它的花,那对于炎阳的直射毫不辟易的深红色的花。单瓣的已够陆离,双瓣的更为华贵,那可不是夏季的心脏吗?
单那小茄形的骨朵已经就是一种奇迹了。你看它逐渐翻红,逐渐从顶端整裂为四瓣,任你用怎样犀利的劈刀也都劈不出那样的匀称,可是谁用红玛瑙琢成了那样多的花瓶儿,而且还精巧地插上了花?选段中写“太阳的威力”的作用是
。第二段中的“风度”指的是
“单那小茄形的骨朵已经就是一种奇迹了”中的“奇迹”指的是
。作者把石榴比作夏季的心脏,揭示了石榴什么样的内在品质?
比较下面两句的表达效果
A. 秋天来了,它对于自己的戏法好像忍俊不禁地破口大笑起来,露出一口的皓齿。
B. 秋天来了,石榴裂开了,露出像皓齿一样的子实。
现代文阅读理解
班长的脸颊抽动着,月牙形的刀伤也像活了似的动起来,嘴里骂道:“龟儿子!咱们闯到什么地方了!”总是敌人的地方。他灵机一动,吩咐骑兵朝着城里放了一排马枪,这一下子不要紧,竟然惹得城里一阵骚乱,步枪、机枪、掷弹筒、过山炮,一时从城里响起来,乱放一气。骑兵们便悄悄地退下山头,朝着另一个方向跑去。
鸡叫时,他们终于来到了一个村庄,敲开庄户人家的门,不弄饭吃,也不睡觉,开口先问:“老乡,你们这里是什么地界?”
农民热情地回答他们说:“这是包头啊!城墙就在那边山脚下……听听,炮响呢,不知鬼子又捣什么鬼。”
骑兵们都不觉叫出声来,紧接着又问:“那么前边是什么河?”老乡说:“是黄河,水才急呢,一根鹅毛掉下去,也会旋到水底下去。”骑兵们一齐惊得“啊”了一声,随后不觉大笑起来。联系上文,谈谈你对划线词语的理解
(1)这一下子不要紧,竟然惹得城里一阵骚乱。
(2)农民热情地回答他们说:“这是包头啊……”“一根鹅毛掉下去,也会旋到水底去。”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对班长这个人物形象的刻画主要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从中体现出班长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从全文看,选段是故事情节中的部分。
火柴天堂
那天,妈妈看到我在玩游戏,站了好久,轻轻地说:“东东,游戏……还是少玩点吧。”妈妈是在家上班的自由职业者,对我一向还是很理解,可能与她时尚的职业有关吧。
为了躲妈妈,我开始转战网吧。其实玩久了也有些厌倦,但是还是不愿下线,哪怕只待在安全区看热闹也觉得踏实。那天,一行字跳入眼帘:“火柴天堂:出售传奇最可爱女孩一名,愿意收徒的密谈!”多么独特的拜师启事!我点了她的名字,就这样,火柴天堂成了我的徒弟。
我急于提升等级,基本没带过她练过级。小火柴并不介意:“玩嘛,我不会为此花费太多精力的。”她躲在安全的地方,一边打小怪物练级,一边和我聊天。她说游戏是为人服务,而我投入的本末倒置了。我何尝不知呢?只是迷恋已久……
两周后,她只练到15级。然而那天我与一个40级武士PK,她却挺身而出,结果死了N次。我,也屡战屡败。一周后,她买了个42级道士号,我问:“不是说不会花费太多的精力吗?”“我是不愿看到你被欺负。”“你的号有没有密码保护啊?要是被黑了怎办?”“啊?”她半天才回道“看造化吧!”
从此,有人来犯,我们就下线换号,由我用“清风道士”出战。然而我发现,传奇与生活不同,纵然我杀死对方N次,他还是可以用脏话骂我。我突然有些厌恶这种生活。
又一晚,她呆站在安全区,半天才说:“清风道士的号果然被黑了。”我的心猛地就痛了。我明白那是她为我买的号,是她要给我的保护。可我不能表现的伤心,我劝她:“你说过的,游戏而已。”“可我真的不想你被欺负。”“是我技不如人,没关系的。游戏里败了就败了,生活中技不如人那才糟糕呢。”没想到,我居然用她的论调来安慰她。但,说着说着,想到日渐荒芜的学业,一种从未有过的彻悟穿过我心。
最后,我们相约退出传奇,但是我还想用QQ视频看看她。
“不,不要!你会吃惊的。”“不会,你是我徒弟吗!不管你怎么样,我都不会吃惊的。”
然而如火柴所说,接通视频,我还是吃惊了:妈妈!
妈妈打过来一个笑脸:“生气了?东东,妈妈只是想更加了解你,只是想让你明白:事情,要分轻重缓急。妈妈有没有自作聪明?”妈妈说,知道我为什么叫“火柴天堂”吗?有首《火柴天堂》里唱“妈妈牵着我的手回家”,妈妈想牵着东东的手,回家……
眼泪不争气的流了出来,但我还是笑着打出:“得了,还牵我回家呢,你不就是个小火柴吗?还要我保护呢!”
“嗯。”妈妈说,“那么,师父,小火柴等你回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篇小说的情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选用文中的词语,梳理“我”对网络游戏的态度变化过程()→()→()→()(每格2字)
关于“小火柴”的真实身份,小说在前半部分有多处伏笔,请找出一处简要分析。
伏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简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谁?
根据你对本文的理解,在“放”、“管”、“疏”、“严”中选一个字填入下面的句子。教育孩子改掉不良习惯,“__________________”永远比“堵”更为有效。
阅读理解。
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就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她看我清醒了,才对我说昨天我做错了什么事,说错了什么话,要我认错,要我用功读书。有时候她对我说父亲的种种好处,她说:“你总要踏上你老子的脚步。我一生只晓得这一个完全的人,你要学他,不要跌他的股。”(跌股便是丢脸、出丑。)她说到伤心处,往往掉下泪来。到天大明时,她才把我的衣服穿好,催我去上早学。学堂门上的锁匙放在先生家里;我先到学堂门口一望,便跑到先生家里去敲门。先生家里有人把锁匙从门缝里递出来,我拿了跑回去,开了门,坐下念生书。十天之中,总有八九天我是第一个去开学堂门的。等到先生来了,我背了生书,才回家吃早饭。
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一望,我看见了她的严厉眼光,就吓住了。犯的事小,她等到第二天早晨我睡醒时才教训我。犯的事大,她等到晚上人静时,关了房门,先责备我,然后行罚,或罚跪,或拧我的肉,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
有一个初秋的傍晚,我吃了晚饭,在门口玩,身上只穿着一件单背心。这时候我母亲的妹子玉英姨母在我家住,她怕我冷了,拿了一条小衫出来叫我穿上。我不肯穿,她说:“穿上吧,凉了。”我随口回答:“娘(凉)什么!老子都不老子呀。”我刚说了这句话,一抬头,看见母亲从家里走出,我赶快把小衫穿上。但她已听见这句轻薄的话了。晚上人静后,她罚我跪下,重重地责罚了一顿。她说:“你没了老子,是多么得意的事!好用来说嘴!”她气得坐着发抖,也不许我上床去睡。我跪着哭,用手擦眼泪,不知擦进了什么微菌,后来足足害了一年多的眼翳病。医来医去,总医不好。我母亲心里又悔又急,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这是我的严师,我的慈母。用自己的话概括以上三段的主要内容。
从哪些地方看出母亲既是“慈母”又是“严师”?
体会下列语句所包含的情感。
“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 试用你的眼光评价一下文中母亲的教子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