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A为碳循环示意图,图B为食物网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碳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主要是以_________形式进行循环的。
(2)生物群落中的碳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有图中的 (填序号)等过程。
(3)②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 。
(4)图B所示生态系统的成分还应该有 。
(5)若②中的种群及相互关系如图B,既具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的是_______,若鹰体内有机物增加15克,假设鹰从各条食物链获得的能量是相等的,至少需要消耗植物 克。
生命的结构及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
周期性共济失调是一种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遗传病,致病基因导致细胞膜上正常钙离子通道蛋白结构异常,从而使正常钙离子通道的数量不足,造成细胞功能异常。患者发病的分子机理如图所示。请回答:
(1)图中的过程①是,需要的酶及其作用的化学键分别是、;与过程②有关的RNA种类有哪些?。如果细胞的核仁被破坏,会直接影响图中(结构)的形成。
(2)虽然正常基因和致病基因转录出的mRNA长度是一样的,但致病基因控制合成的异常多肽链较正常多肽链短,请根据图示推测其原因是。
(3)图中所揭示的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是。
肠道病毒EV71为单股正链(+RNA )病毒,是引起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之一。下面图为该病毒在宿主细胞肠道内增殖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4) 图中物质M的合成场所是。催化①、②过程的物质N是 。
(5)图中+RNA有三方面的功能分别是。 假定病毒基因组+RNA含有7500个碱基,其中A和U占碱基总数的40℅。病毒基因组+RNA为模板合成一条子代+RNA的过程共需要碱基G和C个。
(6)病毒衣壳由VP1、VP2、VP3、和VP4四种蛋白组成,其中VP1、VP2、VP3裸露于病毒表面,而VP4包埋在衣壳内侧并与RNA连接,另外VP1不受胃液中胃酸的破坏。若通过基因工程生产疫苗,四种蛋白中不宜作为抗原制成疫苗的是,更适宜作为抗原制成口服疫苗的是。
分析回答有关生物进化及多样性问题:(11分)
(1)生物a为现今仅存于某个海岛上的一种昆虫, 其翅的强健程度用T来表示,最近一次科学考察时测得生物a的T值分布曲线 如图所示。请你预测一下当该海岛上的风力持续变强之后,可能测得的生物a的T值与a的个体数分布曲线图,并画在相应图的坐标上。
(2)一个全部由基因型为Aa的豌豆植株组成的种群,经过连续4次自交,获得的子代中,Aa的频率为1/16,AA和aa的频率均为15/32。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可以肯定该种群在这些年中() (多选)
A.发生了隔离 |
B.发生了基因突变 |
C.没有发生生物进化 |
D.基因频率发生变化 |
E.基因型频率发生改变
F.发生了自然选择
G.性状始终保持一致
H.基因库没有变化
I.会因定向变异形成新的亚种或物种
(3)图中三条曲线a、b、c为某生态系统中3种生物的C02消耗速率的曲线图,其中可能分别是小球藻、动物、硝化细菌的顺序依次为。
研究人员利用含大量氮、磷的沼液培养小球藻,进行“去除CO2的低碳研究”。
(4)确定小球藻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真核生物的简便方法是。
(5)磷被小球藻吸收后参与合成(至少答两项)等物质直接影响其光合作用。小球藻在12时产生ATP的场所有。
(6)图是在持续通入CO2浓度为1.5%的空气下(其它条件适宜),CO2去除率与小球藻相对密度的变化曲线。据图分析,
小球藻去除CO2的最佳时段是_。第6天后CO2去除率下降的最可能原因。
若要维持CO2去除率为最大值,采取的措施是。
以酒待客是我国的传统习俗。有些人喝了一点酒就脸红,我们称为“红脸人”,有人喝了很多酒,脸色却没有多少改变,我们称为“白脸人”。乙醇进入人体后的代谢途径如下,请回答:
(1)“白脸人”两种酶都没有,其基因型是________;“红脸人”体内只有ADH,饮酒后血液中________含量相对较高,毛细血管扩张而引起脸红。由此说明基因可通过控制________________,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2)有一种人既有ADH,又有ALDH,号称“千杯不醉”。就上述材料而言,酒量大小与性别有关吗?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3三体综合征是一种染色体异常遗传病,调查中发现经常过量饮酒者和高龄产妇,生出患儿的概率增大。医院常用染色体上的一段短串联重复序列作为遗传标记(“+”表示有该标记,“-”表示无),对该病进行快速诊断。
①为了有效预防13三体综合征的发生,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回答3点、每点一分)。
②现诊断出一个13三体综合征患儿(标记为“++-”),其父亲为“+-”,母亲为“--”。该小孩患病的原因是其亲本的生殖细胞出现异常,即________染色体在________时没有移向两极。
(15分)马铃薯(如右图)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一般新鲜马铃薯中所含成分:淀粉9%~20%,蛋白质1.5%~2.3%,脂肪0.1%~1.1%,粗纤维0.6%~0.8%。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一片新鲜马铃薯块茎完成下列实验,写出实验现象:
①滴加碘液:________;②滴加过氧化氢溶液:________;③用煮熟的块茎重复上述实验,现象相同的是________(填编号)。
(2)观察发现块茎暴露在土壤表面的部分(图中A处)为绿色,在土壤中的是淡黄色。请就该现象提出一个探究性的课题:________。
(3)用组织培养可以快速大量地繁殖优良的马铃薯品种,在实验室培养过程中为了促进愈伤组织的形成,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使用方法是。
(4)下图为在恒温、密闭的透明玻璃箱中模拟大棚栽种马铃薯的相关实验数据,其中甲图为一天中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乙图为CO2浓度为300 μL·L-1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影响的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14点与10点相比,叶绿体合成有机物速率较快的是________点,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通过缓冲液维持密闭容器中CO2浓度恒定为300 μL·L-1,9点C5的合成速率________(填“小于”、“等于”或“大于”)10点C5的合成速率,________点开始积累有机物,12~14点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
③若向密闭容器中加入18O标记的O2,请问在马铃薯块茎的淀粉中能否检测到放射性的存在?________。若能,请写出18O的物质转移途径;若不能,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野茉莉花瓣的颜色是红色,其花瓣所含色素由核基因控制的有关酶所决定,用两个无法产生红色色素的纯种(突变品系1和突变品系2)及其纯种野生型茉莉进行杂交实验,F1自交得F2,结果如下:
研究表明,决定产生色素的基因A对a为显性。但另一对等位基因B、b中,显性基因B存在时,会抑制色素的产生。
(1)根据以上信息,可判断上述杂交亲本中突变品系1的基因型为_________。
(2) 为鉴别第Ⅱ组F2中无色素植株的基因型,取该植株自交,若后代全为无色素的植株,则其基因型为__________;第Ⅲ组F2的无色素植株中的纯合子占的几率为。
(3) 若从第I、II组的F2中各取一株能产生色素的植株,二者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从第I、Ⅲ组的F2中各取一株能产生色素的植株,二者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
(4)进一步研究得知,基因A是通过控制酶A的合成来催化一种前体物转化为红色色素的。而基因B―b本身并不直接表达性状,但基因B能抑制基因A的表达。请在下面的方框内填上适当的文字解释上述遗传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