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是由6种短周期元素且成的物质,各物质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
已知:
(a)C、E是气体单质,E是一种理想的清洁能源,F是日常生活中的常用金属;
(b)J是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
(c)化合物A、D、I、L的焰色反应显黄色;
(d)白色沉淀K既溶于H溶液,又能溶于D溶液;
(e)反应①是工业上生产D和C的重要方法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F的化学式: ,D的电子式:
(2)写出下列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
反应①: ;
过量J与I反应:
(3)G溶液呈 性(填“酸”、“碱”或“中”),请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原因:
研究性学习小组用Na2SO3与硫酸溶液(硫酸与水体积比1∶1)制备SO2并进行性质探究实验。
D中的实验现象是,C、E中溶液都褪色,分别体现SO2、性质。
(2)需在方框中画出装置,装置(只填写,不画图)。
(3)研究小组发现B中有白色沉淀,为了清楚沉淀的物质,研究小组往B中加入过量稀盐酸,沉淀不溶解,你认为留下的沉淀物是,形成该沉淀的反应方程式有:。
为了进一步验证沉淀原因,研究小组另取BaC12溶液,加热煮沸,冷却及时加入少量苯液封,然后再通SO2,结果发现沉淀量减少,但仍有轻微浑浊。研究小组改进A装置(如图),再进行实验,B中没有出现浑浊。下列气体可作为X气体的是(填序号,不定项选择)
A.CO2B.NH3C.O3D.N2E.NO2
SO2为空气污染物,研究小组为测定某工厂区空气中SO2的含量,取10m3(标准状况)的空气,缓慢通过足量溴水中,在所得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C12溶液,将产生的白色沉淀洗涤、干燥,用电子称称其质量为0.233g,则:①沉淀洗涤要干净,检验洗涤已经干净的实验操作是。
②试计算此空气中SO2的浓度(列出计算表达式并计算结果,结果单位用mg/m3表示)。
某校学生化学实验小组,为验证非金属元素氯的氧化性强于硫和氮,设计了一套实验装置:(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
(1)写出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B中出现黄色浑浊现象,产生此现象的离子方程式。
(3)试从原子结构角度解释氯的氧化性大于硫原因。
(4)D中干燥管中出现的现象及化学方程式;。
(5)有同学认为D中的现象并不能说明氯的氧化性大于氮,需要在C之前加装洗气装置,该洗气装置中盛装试剂。
(6)还有什么方法能证明氧化性Cl2 > S,用一种相关事实说明。
(1)某一反应体系中有反应物和生成物共5种物质:、
、
、
、
。则该反应中还原产物是______;若反应过程中转移了0.3
电子,则氧化产物的质量_____
。
(2)将a mol Cl2 通入含b mol FeBr2的溶液中,当0< a / b≤1/2 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 + Cl2 = 2Fe3+ + 2Cl- ,写出另2个可能发生的离子方程式。
①当 a / b =1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当a / b≥3/2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观察如下反应,总结规律,然后完成下列问题:
①Al(OH)3 +H2OAl(OH)4― + H+;②NH3+H2O
NH4++ OH―
(A)已知B(OH)3是一元弱酸,试写出其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N2H4是二元弱碱,试写出其第二步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建筑工地常用的NaNO2因外观和食盐相似,又有咸味,容易使人误食中毒。已知NaNO2能发生如下反应:
(1)配平上述反应方程式,将系数填入方框中。
(2)上述反应的氧化剂是,若反应中有5 mol电子转移,则生成NO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L。
(3)根据上述反应,可用试纸和生活中常见的物质进行实验,以鉴别NaNO2和NaCl,可选用的物质有:①水;②碘化钾淀粉试纸;③淀粉;④白酒;⑤食醋,进行实验,下列几组合适的是。
A.③⑤ | B.①②④ | C.①②⑤ | D.①②③⑤ |
(22分)海洋植物如海带、海藻中含有丰富的碘元素,主要以碘化物形式存在。有一化学课外小组用海带为原料制取少量碘单质,他们将海带灼烧成灰,用水浸泡一段时间(以让碘化物充分溶解在水中),得到海带灰悬浊液,然后按以下实验流程提取单质碘:
(1)灼烧海带时需要用到的实验仪器是(从下列仪器中选出所需的仪器,用标号字母填写在空白处)。
A.烧杯 B.蒸发皿 C.坩埚 D.铁架台(带铁圈) E.酒精灯 F.干燥器
(2)指出上图中提取碘的过程中有关的实验操作名称:①,③。
(3)操作③中所用的有机试剂可以是(只填一种)。
(4)操作过程③可以分解为如下几步:
A、把盛有溶液的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中;
B、把50ml碘水和15ml有机溶剂(你所选的)加入分液漏斗中,并盖好玻璃塞;
C、检验分液漏斗活塞和上口的玻璃塞是否漏液;
D、倒转漏斗用力振荡,并不时旋开活塞放气,最后关闭活塞,把分液漏斗放正;
E、旋开活塞,用烧杯接收溶液;
F、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上层液体;
G、将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与漏斗上口的小孔对准;
H、静置、分层。
(a)过程③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是:(填编号字母);
(b)上述G步操作的目的是:;
(c)最后碘的有机溶液是通过获得(填“漏斗上口”或“漏斗下口”)。
(5)请设计一种检验提取碘后的水溶液中是否还含有单质碘的简单方法:。
(6)从含碘的有机溶液中提取碘和回收有机试剂,还需要经过蒸馏,观察下图所示实验装置指出其错误之处、。
(7)进行上述蒸馏操作时,最后晶态碘在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里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