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曲线表示物质A生成物质P的化学反应,在无催化条件和有酶催化条件下的能量变化过程。酶所降低的活化能可用图中_________线段来表示。如果将酶催化改为无机催化剂催化该反应,则b在纵轴上将__________(上移/下移)。
(2)图2纵轴为酶促反应速度,横轴为底物浓度,其中能正确表示酶量增加1倍时,底物浓度和反应速度关系的是__________(填A或B)。
(3)图3是ATP与ADP之间的相互转化图。其中B表示___________(物质),X1和X2________(是/不是)同一种物质,在细胞的主动运输过程中伴随着________(酶1/酶2)所催化的化学反应,ATP之所以喻成为细胞内流通的能量“通货”,是因为能量可通过ATP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间循环流通。
(4)图4表示麦田内小麦叶片在一天内吸收CO2变化情况,如果C、F时间所合成的葡萄糖速率相等,均为30mg/dm2·h,则C、F两点中呼吸速率较快是___________。其中C点时的呼吸强度为_______________mgCO2/dm2·h。
(5)图5表示苹果植株的果实在不同氧浓度下CO2的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请写出氧浓度为2.5%时,消耗葡萄糖较多的细胞呼吸方式的总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
甲病(由基因D、d控制)和乙病(由基因F、f控制)皆为单基因遗传病,其中有一种为伴性遗传病,经诊断,发现甲病为结节性硬化症,基因定位在第9号染色体长臂上,大多表现为癫痫、智能减退和特殊面痣三大特征。如图为某家族的遗传图谱,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_______,乙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____。
(2)Ⅱ3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其致病基因来源是_______________。
(3)若Ⅲ4与Ⅲ5近亲结婚,生育一患甲乙两种病孩子的概率是____________。
(4)若Ⅲ6性染色体组成为XXY,则出现变异的原因是其亲本中___________形成生殖细胞时,减数第_______________次分裂染色体出现了分配异常。
(5)为减少遗传病的发生,首先要禁止近亲结婚,此外,可对胎儿脱落细胞进行培养并作染色体分析,通常选用处于有丝分裂_______________ (时期)的细胞,主要观察染色体的_______________。
如图一是某课题组的实验结果(注:A酶和B酶分别是两种微生物分泌的纤维素酶)。请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一可知,本实验研究的课题是_____________。
(2)据图一,在40℃至60℃范围内,热稳定性较好的酶是____________。高温条件下,酶容易失活,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
(3)下表是图一所示实验结果统计表,由图一可知表中③处应是_____________,⑧处应是_____________。
温度(℃)①②③④⑤⑥⑦ |
A酶活性(mmol•S﹣1) 3.1 3.8 5.8 6.3 5.4 2.9 0.9 |
B酶活性(mmol•S﹣1) 1.1 2.2 3.9⑧ 3.4 1.9 0 |
(4)图二表示30℃时B酶催化下的反应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其他条件相同,在图二上画出A酶(浓度与B酶相同)催化下的反应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大致曲线。
(5)适宜条件下,取一支试管加入A酶和蛋白酶溶液并摇匀,一段时间后加入纤维素,几分钟后加入新制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结果试管中没有产生砖红色沉淀,原因是_____________。
不同的生物材料均可能用来研究细胞的增殖。取菊花茎中中轴、侧枝、髓等部位的分生组织,测定其细胞周期的部分时间,见表。(单位:h)请回答下列问题:
分生组织部位 |
细胞周期总时间 |
G1期 |
S期 |
G2期 |
中轴 |
135.0 |
112.4 |
10.1 |
9.3 |
侧枝 |
51.4 |
30.9 |
7.9 |
9.4 |
髓 |
72.5 |
51.7 |
8.9 |
8.7 |
(1)表中侧枝分生区细胞的细胞周期的分裂期时间为_____________h。
(2)从表中看出,同种生物内的细胞周期的长短主要取决于_____________期;DNA的复制是在S期完成的,则G1期发生的变化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
(3)大蒜素是从大蒜中分离出的化合物,能抑制癌细胞增多。为研究其抑制作用的具体机理,研究者提出了相应的实验思路。
①实验分组
A组:动物细胞培养液+癌细胞+1mL大蒜素+1mL生理盐水
B组:动物细胞培养液+癌细胞+1mL DNA复制抑制剂+1mL生理盐水
C组:动物细胞培养液+癌细胞+1mL大蒜素+1mL DNA复制抑制剂
D组:动物细胞培养液+癌细胞+_____________
②每组设置若干个重复样品,在适宜条件下培养
③定期取样,检测结果;数据分析,得出结论
(4)根据上述思路,回答下列问题:
①D组横线上“?”处应加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设置D组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②实验中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采用DNA复制抑制剂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如图1表示在最适条件下测得的某植物光照强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图2表示该植物叶肉细胞中两种细胞器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生理状态.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影响c点左右移动的主要外界因素是___________;适当提高外界温度,图中d点将向___________移动。
(2)由图1可知,光照条件下,光照强度大于___________klx时植物才会表现出生长现象.在相同温度下,将该植物的叶片置于8klx光照下9小时,然后移到黑暗处15小时,则该24小时内每100cm2叶片的光合作用所消耗的CO2的量为___________mg。
(3)图2中细胞器①利用CO2的场所和细胞器②产生CO2的场所分别是___________;对该植物来说,图1中四种不同光照强度(a、b、c、d对应光照强度)对应图2中的状态依次是___________。
(4)研究者进行了不同温度和光照强度组合处理对葡萄叶片光合速率、气孔开度及细胞间CO2浓度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3所示。
①在两种光强度下,随温度升高,叶片光合速率均___________;从甲、乙两图分析,原因可能是:随温度升高,___________,使叶片吸收的CO2减少。
②据丙图可知,适宜光强/40℃、强光/37℃及强光/40℃进行组合处理,推测这些条件下叶片光合速率___________ (填上升/不变/下降)。
如图中①~⑤表示不同的细胞结构,请回答下列问题:([ ]中填写图中数字)
(1)囊泡膜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细胞代谢的控制中心[_____]________。
(2)甲图中囊泡X由[_____]________经“出芽”形成,到达[_____]________并与之融合成为其一部分。囊泡Y内“货物”为水解酶,由此推测结构⑤是_____________。
(3)乙图中的囊泡能精确地将细胞“货物”运送并分泌到细胞外,据图推测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此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_的功能。
(4)囊泡运输与S基因密切相关,科学家筛选了酵母菌S基因突变体,与野生型酵母菌对照,发现其内质网形成的囊泡在细胞内大量积累。据此推测,S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