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醉翁亭记》节选,完成下列各题。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①云归而岩穴暝             暝:           
②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寓:           
将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②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答:     
本文以一个“乐”字贯穿全文,最后一段中所写的 “乐”有哪些?
答: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文言阅读
【甲】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乙】 司马光,宋哲宗时宰相,尝主编《资治通鉴》,为一时之名臣。其幼时患①记忆不若人,众兄弟既成诵而游息矣,独闭门不出,俟②能讽诵③乃已。自言:“用力多者收功远,乃终身不忘也。”及长,遍览古籍,博闻强志④,曰:“书不可不成诵。或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注]①患:担心 ②俟sì:等待。 ③讽诵:出声诵读,抑扬顿挫地诵读。④ 博闻强志:形容见闻广博,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字的意思。
(1) 稍稍宾客其父 __________ (2) 泯然众人矣________________
(3)主编《资治通鉴》_____ (4)长,遍览古籍________________
翻译下列句子。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方仲永从五岁起就能“指物作诗立就”,可到十二三岁时却______到了二十岁时居然______作者运用的___________写法,有力地表现了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
试比较仲永与司马光两人的不同经历,并谈谈你从中获得的启示。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刘崧,字子高,泰和人,旧名楚。家贫力学,寒无垆火,手皲裂而钞录不辍。崧幼博学,天性廉慎。兄弟三人共居一茅屋,有田五十亩。贵,无所增益①。十年一布被,鼠伤,始易之,仍葺(qì)以衣其子。居官未尝以家累②自随。之任北平,携一童往,至则遣还。晡(bū)时吏退③,孤灯读书,往往达旦。为诗,豫章④人宗⑤之为“西江派⑥”云。
【注释】①增益:增加。②家累:家属③晡时吏退:晡时是指下午 3 时正至下午 5 时正;吏退是指下班。④豫章:今南昌。⑤宗:崇尚,推崇。⑥西江派:明初江右诗派,刘崧为该诗派的代表人物。
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兄弟三人共居一茅屋

A.兄弟三人共/居一茅屋 B.兄弟三人共居/一茅屋
C.兄弟三人/共居一茅屋 D.兄弟/三人共居一茅屋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1)()(2)()
说说“居官未尝以家累自随”的意思。
本文哪些句子记叙了刘崧勤奋刻苦的学习事迹?
除了记叙刘崧勤奋学习外,本文还记叙了刘崧哪些方面的事迹?

艾子游于郊外,弟子通、执二子从焉。渴甚,使执子乞浆①于田舍。有老父映门观书,执子揖而请,老父指卷中“真”字问曰:“识此字,馈汝浆。”执子曰:“‘真’字也。”父怒不与,执子反以告。艾子曰:“执也未达,通也当往。”通子见父,父如前示之。通子曰:“此‘直八’两字也。”②父喜,出家酿之美者与之。艾子饮而甘之,曰:“通也智哉!使复如执子之认真,一勺水吾将不得吞矣。”
【注】①浆:古代一种酿制的微带酸味的饮料。②此“直”“八”两字也:古书为竖排,故有此说。
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①弟子通、执二子从焉 ()②渴甚,使执子乞浆于田舍 ()
③识此字,馈汝浆()④父如前示之()
与“执子揖而请”中的“而”用法一致的是()

A.艾子饮而甘之 B.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C.拔山倒树而来 D.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翻译句子
使复如执子之认真,一勺水吾将不得吞矣。
这则寓言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的什么问题?

王羲之题字
王羲之尝诣门生家,见棐几①滑净,因书之,真草②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又尝在蕺山③见一老姥④,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姥初有愠色。因谓姥曰:“但言是王右军⑤书,以求百钱邪。”姥如其言,人竞买之。他日,姥又持扇来,羲之笑而不答。其书为世所重⑥,皆此类也。(选自《晋书·王羲之传》)
[注释]①棐(fěi)几:用榧木做的几案。棐,通“榧”,木名。②真草:楷书、草书。③蕺(jí)山:山名,在今浙江绍兴。④老姥(mǔ):老年妇女。⑤王右军:指王羲之。⑥重:看重,推崇。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王羲之诣门生家 __________(2)羲之其扇__________
(3)姥其言 __________(4) 其书世所重__________
下列各句中的“之”与“持六角竹扇卖之”中的“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亦荆吴形胜之最也 B跪而拾之以归
C至之市 D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
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王羲之的书法“为世所重”?请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一篇文言,完成9—12题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吾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解释加点的字
射于家圃担而立
③微④陈康肃公尧咨
下列各项中“以”的用法与“以钱覆其口”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跪而拾之 B.假山奇 C.我一日始出时去人近 D.太祖常劝读书

翻译文中的划线句
①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

②因曰:“吾亦无他,惟手熟尔。”

从卖油翁的话语和他的惊人的倒油的技艺中,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