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户孝允明确指出:“立国之本,惟在于人,而期望人才千载相继而无穷者,惟在于教育而已。”材料反映了明治政府“文明开化”政策的重点是( )
A 培养出国人才 B 教育改革 C “求知于世界” D 派使团出访西方
近代中国国民党曾经发表宣言指出:“目前中国之唯一需要在建设统一政府。统一政府成立,则外足以抵抗帝国主义之恫吓压迫,内足以断绝军阀之祸国殃民”,该宣言发表的历史阶段应该是
A.中华民国建立之初 | B.国民大革命时期 |
C.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 D.抗日战争胜利后 |
学者费正清认为:“军阀时代既是乱世也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时代……1916年之后的十年中形形色色的思想实践和试验毫无拘束地涌现出来。”能用来支撑该观点的是
①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②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③孙中山提出“节制资本”④毛泽东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20世纪初的立宪派,是当时中国政治风云中不可或缺的力量。对其历史作用表述准确的是
①主张暴力革命,废除君主专制政体②追求政治民主,与革命派殊途同归
③颁布宪法大纲,规定臣民自由权利④策动多省独立,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王韬在《弢园文录外编》中记载“维新以来,崇尚西学,仿效西法,一变其积习,而焕然一新,甚至于改正朔,易服色,几与欧洲诸国无异。盖其意以为非此不足与之抗衡也,然日本自此财用益绌,帑藏益虚,国债积至巨万,外强中槁,难持久远。”对该观点分析正确的是
A.肯定明治维新文明开化 | B.客观指出明治维新不足 |
C.主张全面借鉴明治维新 | D.反映甲午战前国人观念 |
鸦片战争后“中国与洋人通商……从此反客为主,洋人得操丝市、茶市之权。华商之业丝茶者,反仰洋人鼻息,毫厘不能主持。”对这种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A.广大农村自然经济占据统治地位 | B.传统农业手和工业遭到严重破坏 |
C.外国商品倾销内地拥有免税优势 | D.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