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50至60年代,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是
A生产已经恢复到战前水平 B进入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
C国家减少了对经济的干预 D国家削减了社会福利开支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一些农村吹哨上工,农民听到“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这一顺口溜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农村的生产关系已出现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 |
B.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
C.农民对生产缺乏积极性 |
D.经济建设的速度超越了客观规律 |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调整,经历了四个步骤依次是
A.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人民公社化 |
B.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C.土地改革.人民公社化.农业合作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D.土地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 |
以下实现中共工作重心转移的会议有
① “七大”②七届二中全会③“八大”④十一届三中全会
A.①②④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下面是一名同学整理的中国某一历史时期读书笔记。以下正确认识的是
A.从国民经济恢复到“一五”计划完成 |
B.从“左”倾冒进到国民经济调整 |
C.“文化大革命"到实施拔乱反正 |
D.从改革开放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据国民政府经济部《报告》统计:1915年,重庆地区机器业工厂仅13家,1940年为159家,纺织、化工等企业也大为增多。下列述评,正确的是
A.国民政府力图改变我国工业布局 | B.四大家族加强了对工业的垄断 |
C.民族资本家将大批民营工业内迁 | D.西南军阀加速发展自己的实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