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自然条件考虑,图中的甲、乙、丙、丁四地,可借鉴该国农业发展经验的是
A.甲、乙 | B.乙、丙 | C.丙、丁 | D.丁、乙 |
我国东部地区的主要锋面雨带,通常位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副高)脊线以北5-8个纬度距离处。并随副高的北进南退而移动。读下面两幅图回答第下列各题。下列关于各年代副高脊线位置叙述正确的是
A.60年代持续偏北 | B.70年代各年基本不变 |
C.80年代总体偏南 | D.90年代累积偏移超过2000千米 |
下列说法和X年相符的是
A.3-4月雨带位于长江流域 | B.浙江省梅雨到来推迟 |
C.6月夏季风偏弱 | D.8月长江防洪形势严峻 |
两种或两种以上有比重差异且可以相混的流体,因比重差异而产生的流动,称为“异重流”。读“水库异重流形成示意图”,回答第下列各题。关于水库异重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珠江流域发生频率高于黄河流域 |
B.到达大坝的异重流有利于水库清淤 |
C.有助于漂浮污染物的净化 |
D.三角洲泥沙来自于水库环流 |
下列情形不能形成异重流的是
A.大风吹拂湖面 | B.河流入海 |
C.冷暖气团相遇 | D.寒暖流交会 |
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图中甲地经常出现浓雾迷漫的现象,据此完成下列各题。下列四幅图中,与山谷出现浓雾时段的环流特征相符的是
图中甲地山谷浓雾弥漫数日不散,主要是因为
A.太阳辐射较弱 | B.气温较低 |
C.暖湿水汽充足 | D.风力较弱 |
下面两幅图为2014年中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除港、澳、台)人口迁出率和省内迁移率统计图,读图回答第下列各题。下列说法与图示情况相符的是
A.人口迁出率最高的都位于中部地区 |
B.西部地区人口迁出率都较高 |
C.青藏高原人口迁出率和省内迁移率都较低 |
D.东部地区省内迁移率差异较小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与经济发达地区的距离越远,人口迁出率越高 |
B.文化差异不会影响人口迁出率 |
C.省内经济发展差距越大,省内迁移率越低 |
D.地形因素会影响省内人口迁移 |
读“我国某地区农业生产模式图”,回答各题。该农业生产模式属于
A.生态农业 | B.订单农业 |
C.有机农业 | D.商品农业 |
该农业生产模式
A.往往需要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 |
B.农田与鱼塘形成了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 |
C.发展面向城市市场的商品性生产 |
D.每年需进行大量的水利工程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