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元素代号 |
L |
M |
Q |
R |
T |
||||
原子半径/nm |
0.160 |
0.143 |
0.089 |
0.102 |
0.074 |
||||
主要化合价 |
+2 |
+3 |
+2 |
+6、-2 |
-2
|
下列化学实验事实及其解释不正确的是
A.滴有酚酞的NaHCO3溶液呈浅红色,微热后红色加深,是因为NaHCO3分解生成了Na2CO3 |
B.钠保存在煤油中,是因为煤油不与钠反应,且钠比煤油密度大、煤油可以隔绝空气 |
C.用洁净的玻璃管向包有Na2O2的脱脂棉吹气,脱脂棉燃烧,说明CO2、H2O与Na2O2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
D.钠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的产物是Na2CO3,原因是钠在空气中生成的Na2O会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 |
已知33As、34Se、35Br位于同一周期,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电负性:As>Cl>P | B.热稳定性:HCl>HBr>AsH3 |
C.第一电离能:Br>Se>As | D.酸性:H3AsO4>H2SO4>H3PO4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第ⅤA族与第ⅦA族的短周期元素的原子间构成的所有分子,其原子均满足最外层8电子结构 |
B.第ⅠA族元素单质熔沸点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而升高 |
C.因为F的非金属性强于Cl,所以HF的酸性强于HCl |
D.离子半径:r(S2-)>r(O2-)>r(Na+)>r(Al3+) |
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A |
向溶液X中先滴加稀盐酸,再滴加Ba(NO3)2溶液 |
出现白色沉淀 |
溶液X中一定含有SO42- |
B |
混合装有Cl2和NH3两集气瓶中的气体 |
产生大量白烟 |
NH3显还原性和碱性 |
C |
向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Na2O2粉末 |
出现红褐色沉淀 |
硫酸亚铁已被空气氧化变质 |
D |
向滴有甲基橙的AgNO3溶液中滴加KNO3稀溶液 |
溶液由红色变为橙色 |
KNO3溶液具有碱性 |
大气中的SO2是造成酸雨的主要污染物。最新研究表明,离子晶体[N(CH3)4]2 SO4(s)能与SO2进行如下可逆反应,使其可能成为绿色的SO2吸收剂:
[N(CH3)4]2 SO4(s)+SO2(g)[N(CH3)4]2 S2O6(s)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CH3)4]+中只含σ键 |
B.该反应中,SO2作氧化剂 |
C.SO2漂白品红是利用其强氧化性 |
D.每吸收标准状况下的SO211.2L,生成15.4g[N(CH3)4]2 S2O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