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泛指中国传统文化。悄然兴起的“国学热”可谓“文化寻根”现象的折射。
2011年3月,合肥一中国学社成立,合肥一中国学社是安徽省首家高中国学社。国学社成立的消息吸引了近700名学生报名参加,学生参与热情高,社会反响强烈,合肥在线,合肥日报,江淮晨报、合肥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对此次活动进行了采访报道。就“国学热”产生的原因,合肥一中国学社的同学进行了探究,并形成了以下成果:这与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升密切相关。就现实层面而言,中国传统文化对个人、家庭、国家和社会起到了巨大的维系与调节作用。借助电视、网络等现代手段,国学也穿上“现代时装”,并通过通俗化的解读,在文化的传播和普及上有了更高的效率。我国政府大力提倡国学,推动国学发展,就是要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对接,使我们的民族文化焕发更强的生命力,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我们应如何正确对待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4分)
(2)我国传统文化如此之“热”的原因是什么?(12分)
材料一:恩格斯指出: 在从笛卡尔到黑格尔和从霍布斯到费尔巴哈这一长时期内,推动哲学家前进的,决不像他们所想象的那样,只是纯粹思想的力量。恰恰相反,真正推动他们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日益迅速的进步。
材料二:自然科学的发展也离不开哲学。从古迄今,没有哪一种科学知识体系不是实际上以某种哲学为指导的,也没有哪一个科学家不是实际上具有某种哲学信仰的,所不同的仅仅表现在自觉的程度上。
上述材料是怎样体现哲学与具体科学之间联系的?
伴随城市改造建设的不断推进,许多城市走上了快速“翻新”的发展道路。某校高一(1)班开展了以“拆迁、城建与科学发展观”为主题的综合探究活动,让我们一起参与其中。同学们通过走访、阅读文献资料、访问政府网站等形式,了解到以下信息: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和国家扩大内需的工作方针,政府提出了努力谋求抢抓机遇,加快发展,通过做大城市规模,做美城市环境,做强城市基础,做好新农村建设,致富一方百姓来实现化危为机,转危为安的工作要求。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科学发展观?
2011年中央政府公共投资完成两年新增1.18万亿元的目标。重点支持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性住房、教育和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和自主创新;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进一步增加对农民的补贴;提高城乡低保对象等低收入群体补助水平;实施和完善家电、汽车下乡等鼓励消费的一系列 政策。这些措施对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扩大内需,进一步保持经济向好势头发挥了重要作用。
材料是怎样体现国家财政作用的?(9分)
5材料我国近几年结构性减税的内容
税种 |
税改内容 |
|
税收 减免 |
个人所得税 |
起征点提高到3500,由九级调整为7级 |
企业所得税 |
企业所得税减免优惠项目:①从事农、林、牧、渔业项目的所得;②从事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的所得;③软件生产企业或集成电路设计(生产)企业;④需要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⑤技术先进服务型企业;⑥动漫企业减免企业所得税;⑦小型微利企业可享受20%优惠税率。 |
|
增值税 |
①从生产型增值税向消费型增值税的转变,纳税人购进的固定资产所发生的进项税额能够在发生当期抵扣; ②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征收率由过去的6%和4%一律降至3%。 |
|
税收 增加 |
资源税 |
提高磷矿石、玉石、珍珠岩等矿产资源税 |
增值税 |
提高金属矿、非金属矿的采选产品的增值税率 |
|
消费税 |
提高烟酒的消费税率,停征养路费,改征成品油消费税 |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简述我国提高个人所得税免征额的积极意义。
(2) 实施好“结构性减税”计划,不仅是政府部门的职责,也是每个公民的责任。作为公民,依据《政治生活》有关知识,你认为应该如何处理好与政府的关系,协力实现“结构性减税”这一计划目标?
材料一 “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十二五期间要通过科技创新,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通过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
材料二 “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并将“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依法有序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明确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科技创新对推动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作用。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我国为什么要把“依法有序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