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晚期,人类开始利用的新能源有( )
①石油 ②煤 ③电力 ④原子能
A.②④ | B.①③ | C.①② | D.③④ |
1927年到1936年,中国的工业增长率达8%以上,增长的速度约是同期日本的三倍,被称为“黄金十年”。这一时期中国经济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西方因经济危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
B.苏联对中国进行经济援助 |
C.新兴工业部门如化学工业等大量建立 |
D.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
“古人忠愤,异代略同,借热情规划商情,要与前人分一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望大家保全时局,莫教美利让四方。”这是20世纪重庆商务总会的一副楹联,它体现了近代工商业者的什么思想()
A.重义轻利 | B.维新图强 |
C.居安思危 | D.实业救国 |
“嗣后所有公共机关日用消耗各品,除特种无国货可代用者外,务请专购国货以示提倡。”该文告的发布时间最可能是在()
A.晚清时期 |
B.戊戌变法时期 |
C.民国初年的南京临时政府时期 |
D.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 |
张謇曾说:“我们儒家,有一句扼要而不可动摇的名言‘天地之大德曰生’。这句话的解释,就是说一切政治及学问最低的期望,要使得大多数的老百姓,都能得到最低水平线上的生活。”因此,他把自己创办的纱厂命名为“大生”。从这个角度看近代民族企业()
A.发展民族工业,救亡图存 |
B.以轻工业为主,注重民生 |
C.大力发展重工业 |
D.儒家思想指导商业 |
1862年,北京建立了一所新式学堂,轰动一时。该学堂先后开设外语、化学、物理、各国史略、航海测算、富国策、万国公法等课程,以培养翻译、军事和科技人才。据此判断,它是()
A.京师同文馆 | B.北洋水师学堂 |
C.船政学堂 | D.京师大学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