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l2月,北京开通有轨电车。民间竹枝词写道:“电车一动响郎当,来往行人上下忙;乘客不分男女座,可怜坐下挤非常”。这能够印证新式交通工具
A.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 B.影响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
C.推动了城市人口的增长 | D.取代了原有的出行方式 |
战国末年,吕不韦认为:“老聃贵柔,孔子贵仁,墨翟贵廉,关尹贵清……”又说:“一则治, 异则乱。“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撰成《吕氏春秋》。材料表明 吕不韦是想
A.强化君主专制统治 | B.礼乐与法制并举 |
C.融合诸子百家思想 | D.强调思想文化专制 |
欧洲近代的思想解放运动主要发生在;
A.15~18世纪 | B.18世纪末~19世纪初 |
C.19世纪中期 | D.19世纪末~20世纪初 |
中国近现代的思想解放运动主要发生在:
(1) 19世纪中期(2) 19世纪末(3)辛亥革命后(4)七十年代末以后
A.(2)(3)(4) | B.(1)(2)(3) |
C.(1)(3)(4) | D.(1)(2)(3)(4) |
中共最早提出工业化是在
A.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 B.中共八大 |
C.中共七大 | D.七届二中全会 |
我国近代早期民族工业主要分布在沿海城市。从社会历史发展角度客观上体现出:
A.沿海地理位置优越 | B.外商企业、洋务派企业的刺激作用 |
C.清政府扶持沿海企业 | D.民族工业只能在沿海出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