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东部沿海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地区是我国水果重要产区之一,①地适宜种植的水果是( )
A.苹果 | B.菠萝 | C.椰子 | D.柑橘 |
(2)如果在甲村和乙村之间修建一条公路,应选择 (②或③)线,理由是
。
(3)如果在该地区建设小城镇,甲、乙、丙、丁四个村庄 发展条件最有利的是 村,理由是 。
(4)为了解决未来小城镇的用水、用电问题。该地区计划在④处修建水电站。选择该处建坝的理由是 ;但随之可 能带来的问题是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华北地区,是中国最大的能源工业基地、重要的钢铁基地和棉花基地。这里的人民曾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作出了巨大贡献,留下了许多令人难以忘怀的革命故事和宝贵的精神财富。读图,分析材料,回答问题。
(1)简要说明太行山以西的交通线和城市的分布特点及其原因。
(2)太行山以东的两条铁路线上城市的分布及规模有何差别?说明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
读巴基斯坦地形图和气候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1)描述巴基斯坦的地理位置。
(2)分析卡拉奇比伊斯兰堡降水少的原因。
(3)巴基斯坦有东方的“水果篮”之美称。水果种类多,从热带的香蕉、芒果到温带的桃子、柿子等均有生产。分析巴基斯坦水果种类多的自然原因。
(4)简述全球变暖对巴基斯坦环境的主要影响。
读日本2011年3月11日地震位置图
(1)说明日本地震多发的原因,并分析日本此次地震危害大的原因。
(2)分析日本核电站较多的原因;此次地震引发核电站事故,其事故引发了核污水的排放,试从海水运动角度分析该环境问题对我国东部海域产生的影响。
(36分)图甲是澳大利亚局部区域的降水、地表水与地下水分布图,图乙是该区域农牧业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图甲中墨累—达令河径流量特征及形成原因。
(2)概述墨累—达令河流域水库的分布特点及其主要作用。
(3)在图乙的A区农业地域形成的过程中,除了地形、气候、河流因素外,还有哪些区位因素促进了该农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
(4)2011年以来,新西兰克莱斯特彻奇市、日本沿海相继发生地震,引发了很多网友猜疑,提出两次地震有没有关联的疑问。根据你掌握的地震知识,说明这两次地震是否有关联,并阐述理由。
从2011年2月下旬以来,中国以海陆空三种方式从利比亚撤离数万名工人,被称为“史上最大海外撤离行动”。阅读下面图文资料回答问题。(共30分)
利比亚位于非洲北部,海岸线长达1900余公里,东部与埃及交界,其他邻国有苏丹、乍得、尼日尔、阿尔及利亚和突尼斯。全境95%以上地区为沙漠和半沙漠。境内无常年性河流和湖泊。
利比亚的自然资源极为丰富,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铁、钾盐、锰、磷酸盐、铜、锡铝矾土、石灰石、高岭土等矿产资源,地下水资源丰富。
(1)此次撤侨主要借道利比亚邻国。图中A城市(北纬31°12′,东经29°15′)是利比亚邻国最大海港,位于地中海沿岸的(填城市名),第一批侨民从该城市返航北京时,当地时间(区时)为2月23日13时25分,此时北京时间是。
(2)图中城市B和城市C的纬度位置大体相同,但气候有较大的差异。分别写出B、C两城市的气候差异及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3)利比亚所在的北非地区沙漠广布,与我国西北地区的沙漠相比,成因有何不同?
(4)从自然条件考虑,甲地及周边地区发展农业生产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根据该国的自然资源特征,你觉得该国可以发展哪些工业(举一例),并说明理由。
(5)利比亚事件发生后,对国际石油生产和消费的影响可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