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家族中有的成员患甲种遗传病(设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 ), 有的成员患乙种遗传病(设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如下图所示,现已查明Ⅱ6不携带致病基因。问,

(1)甲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乙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
(2)写出下列个体的基因型Ⅲ8         , Ⅲ9        ,Ⅱ6        
(3)若Ⅲ8和Ⅲ9婚配,子女中基因型为aaXbY的概率为        ;只患甲病的概率为         。只患甲或乙一种遗传病的概率为        ;同时患两种遗传病个体的基因型是     ,患两种遗传病个体的概率为         。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药物。如图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人胰岛素的操作过程示意图,请据图作答。

(1)能否利用人的皮肤细胞来完成①过程?,为什么?
(2)为使过程⑧更易进行,可用处理D的细胞壁。D细胞一般选用大肠杆菌或枯草杆菌的原因是
(3)下图A~D段表示质粒的某片段,若B表示启动子,为使目的基因直接表达,目的基因C插入的最佳位点是图中的处(填数字序号)。

(4)基因工程其他方面的应用,如被用于培育转胰蛋白酶抑制剂基因的蔬菜,但若对该蔬菜处理不当,可能给人体带来的负面影响是

在培育转基因植物的研究中,卡那霉素抗性基因(kanr)常作为标记基因,只有含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的细胞才能在卡那霉素培养基上生长。下图为获得抗虫棉的技术流程。请据图回答:

(1)A过程需要的酶有。
(2)B过程及其结果体现了质粒作为载体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是
(3)C过程的培养基除含有必要营养物质、琼脂和激素外,还必须加入。
(4)如果利用DNA分子杂交原理对再生植株进行检测,D过程应该用作为探针。
(5)若将该转基因植株的花药在卡那霉素培养基上作离体培养,则获得的再生植株群体中抗卡那霉素型植株占%。

水稻是重要的农作物,科学育种能改良水稻性状,提高产量。甲硫磺酸乙酯(EMS )能使鸟嘌呤(G)变为7 - 乙基鸟嘌呤,这种鸟嘌呤不与胞嘧啶(C)配对而与胸腺嘧啶(T)配对,从而使DNA 序列中G-C 对转换成G-T对。育种专家为获得更多的变异水稻类型,常先将水稻种子用EMS 溶液浸泡,再在大田种植,通过选育可获得株高、抗病、穗形、叶色等性状变异的多种植株。





(1)下图表示水稻一个基因片段的部分碱基序列。若用EMS溶液浸泡处理水稻种子后,该DNA序列中所有鸟嘌呤(G)均变为7-乙基鸟嘌呤。请在答题卡相应方框的空白处,绘出该基因片段经复制后所形成的两个DNA分子(片段)的碱基序列。
(2)用EMS浸泡种子是为了提高基因突变的频率,某一性状出现多种变异类型,说明变异具有 。水稻矮秆是一种优良性状,某纯种高秆水稻种子经EMS 溶液浸泡处理,种植后植株仍表现为高秆,但其自交后代中出现了一定数量的矮秆植株。请简述该矮秆植株形成的原因
(3)已知水稻的抗病(B)对不抗病(b)为显性,假定现有三个水稻纯合品种:矮秆易染病、高秆易染病、高秆抗病(控制水稻株高的基因用A、a表示)。请你选用其中的亲本在较短时间内选育出矮秆抗病的新品种,用遗传图解表示选育过程,并作简要说明。
(4)如果你选育的矮秆抗病的新品种在生产上使用多年后,有少数植株表现为高秆,另有少数植株表现为不抗病,你应采取何种方法,去除这两种类型的植株,使后代一致表现矮秆抗病的特征?

研究证实ATP既是“能量通货”,也可作为神经细胞间信息传递中的一种信号分子,其作为信号分子的作用机理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神经细胞中的ATP主要来自(生理过程),该过程的场所是。研究发现正常成年人安静状态下24小时有40 kg
ATP发生转化,而细胞内ADP、ATP的浓度仅为2~10mmol/L。为满足能量需要,解决这一矛盾的合理途径是
(2)由图可知,细胞间隙中的ATP在有关酶的作用下,磷酸基团逐个脱离下来,最后剩下的是
(3)一些神经细胞不仅能释放典型的神经递质,还能释放ATP,两者均能引起受体细胞的膜电位变化。据图分析,科学家当初推测ATP作为神经细胞间传递信息的信号分子的证据之一是科学家寻找到靶细胞膜上有

(4)ATP的含量可作为细胞活性的指标,为了研究不同浓度的X物质对动物细胞活性的影响,以细胞内ATP浓度为观测指标,请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用具,设计实验思路,绘制用于呈现实验数据的坐标系,并预测实验结果。
材料和用具:肝细胞悬浮液、细胞培养液、培养瓶等。
(要求:答题时ATP含量的检测不做具体要求)
① 实验思路:
② 绘制一个用于呈现实验数据的坐标系,并注明坐标轴的名称:
③ 预测实验结果:

下图中乙为研究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用打孔器在某绿色植物的叶片上打出多个圆片,再用气泵抽出气体直至叶片沉入水底,然后将等量的叶圆片转至含有不同浓度的NaHCO3溶液中,给予一定的光照,测量每个培养器皿中叶圆片上浮至液面所用的平均时间(见图甲),以研究光合作用速率与NaHCO3溶液浓度的关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曲线ab段说明随着NaHCO3溶液浓度的增加,光合速率变化情况是
(2)如果要在曲线bc段对应的NaHCO3浓度范围内缩短叶圆片上浮的时间,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3)当NaHCO3浓度为b点对应的浓度时,若突然撤去光照(下图中的“↓”表示突然撤去光照),则短时间内细胞内三碳分子的浓度变化将是下图中的



A



B



C



D


(4)在c点以后叶圆片上浮所用的平均时间变长的最可能原因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