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文化产业是指从事文化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包括影视、音像、文化娱乐、文化旅游、网络文化、图书报刊、文物和艺术品、艺术培训等9大门类。近些年来,我国的文化产业得到较快发展,年均增长率均超过15%,成为当今中国的一大“朝阳产业”,但同发达国家相比尚有很大的差距。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仅在3%左右,而美国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几年前就已达到11%,文化产业增加值占美国GDP的11.97%,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7.30%。有人认为,我国要想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缩小文化产业同发达国家的差距,关键是要加强政府宏观调控。
材料二:挖掘文化元素是企业转型升级的途径之一。某市W工艺品公司,由于产品技术含量不高、缺乏特色和金融危机的冲击,曾经濒临倒闭。2009年来,公司在员工中开展“厂兴我荣、厂衰我辱”教育的同时,创新经营理念,重视品牌建设,运用先进技术和工艺将文化与产品“嫁接”起来,结合百家姓、中国历史名著中的人物故事等创造性地开发出一系列新的工艺品,大大提高了品牌的知名度和产品的附加值。目前,W公司产品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达10%,产品远销欧美市场,企业前景一片光明。
(1)运用所学知识简要评析:“缩小文化产业同发达国家的差距,关键是要加强政府宏观调控。”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阐述W公司的成功经验对企业经营的启示。
(3)分析W公司采取的举措所蕴涵的《文化生活》道理。
近年来,我国特大的生产安全事故频发,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危害。为此,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并召开了全国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会议,会议强调,要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提高防范、应对重特大事故的能力,并部署煤矿打好两个攻坚战,对重点行业进行专项治理。
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说明政府在对生产安全管理过程中是怎样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
为确保国庆期间的社会稳定,某市的大街小巷张贴着许多“抓到小偷,奖赏1000元”的标语。政府鼓励市民同盗窃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奖赏抓小偷的做法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争议,有的赞成,有的不赞成。
结合材料,对上述现象你的看法是什么?请根据《政治生活》“公民权利和义务”的有关知识说明你的理由。
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改革开放3O多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创造了“中国式的发展速度”,人们的幸福感得到不断提开,但也正遭遇着“中国式的发展难题”:从“转型之难”到收入“分配不平”;从“城乡二元”结构到道德困境;从各阶层利益博弈加剧到国际环境的复杂多变……破解“中国式难题”正成为国人关注的时代课题。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共产党的有关知识,分析如何破解“中国式发展难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党的十八大提出坚持节约资源和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网友们认为:建设生态文明要靠群众也要靠政府。
(1)结合材料一,请你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论证建设生态文明要靠政府的合理性。
材料二:各级政府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过程中,既要坚持法无授权不可为,努力做到不越位、不错位”;又要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把改管的事管住、管好,努力做到“不缺位”。
(2)运用“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的有关知识,分析政府必须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的原因。
公民举报不良现象,有利于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但匿名举报却存在调查线索不持续以及举报内容不真实等现象。对此,最高检2014年10月份印发规定鼓励公民实名举报,以更好地发挥公民在国家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结合材料,说明公民应如何参与法治国家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