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日本福岛核电站泄漏的放射性物质中,大量存在一种叫做“碘一13l”的放射性元素。下列关于13153I和12753I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13153I和12753I都含有55个中子 |
B.13153I和12753互为同位素 |
C.13153I和12753I的核外电子数不同 |
D.13153I和12753I分别含有131和127个质子 |
已知可逆反应:X(s)+aY(g)bZ(g);ΔH,反应达到平衡时,温度、压强对可逆反应的影响如右图所示(图中p为压强,其中p1>p2)。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可逆反应的焓变ΔH<0 |
B.反应的化学计量数a<b |
C.该可逆反应的平衡常数K=![]() |
D.温度、压强不变,若使用合适的催化剂,可以提高Y的转化率 |
T°C时,在2 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
A.平衡时,X、Y的转化率相同 |
B.达到平衡后,将容器体积压缩为1 L,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
C.T°C时,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Y(g)![]() |
D.T°C时,若起始时X为0.71 mol,Y为1.00 mol,则平衡时Y的转化率约为60% |
一定温度下,在一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 mol X和1 mol Y,发生如下反应:2X(g)+Y(g)aZ(g)+W(g) ΔH=-Q kJ·mol-1(Q>0,a是正整数)。当反应达到平衡后,放出的热量为Q1 kJ,物质X的转化率为α;平衡后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温度升高,平衡常数K减小 |
B.化学计量数a为1 |
C.维持温度不变,若起始时向容器中加入a mol Z、1 mol W反应达到平衡后放出的热量为Q2 kJ,则Q1+Q2=Q且Q>Q1>Q2 |
D.X的转化率α=Q1/Q |
在体积为V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盛有一定量H2,通入Br2(g)发生反应:H2(g)+Br2(g)2HBr(g) ΔH<0。当温度分别为T1,T2,平衡时,H2的体积分数与Br2(g)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由图可知:T1>T2 |
B.a、b两点的反应速率:b>a |
C.为了提高Br2(g)的转化率,可采取将HBr液化并及时移走的方法 |
D.T1时,随着Br2(g)加入,平衡时HBr的体积分数不断增大 |
T ℃时,将6 mol CO2和8 mol H2充入2 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O2(g)+3H2(g)CH3OH(g)+H2O(g),容器中H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中实线所示。图中虚线表示仅改变某一反应条件时,H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开始至a点时v(H2)=1 mol·L-1·min-1 |
B.若曲线Ⅰ对应的条件改变是升温,则该反应ΔH>0 |
C.曲线Ⅱ对应的条件改变是降低压强 |
D.T ℃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为0.1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