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列选项中正确反映了1870-1956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的是( )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孟子主张“君轻民贵”,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以下解释正确的是

A.孟子、黄宗羲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B.三种主张都与当时社会状况密切相关
C.三种主张都遭到当时统治集团的轻视
D.三种主张都反映社会转型时期的剧变

王安石提出“形者,有生之本”。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是

A.“心外无物” B.“天地为万物之本”
C.“夫形于天地之间也,物也” D.“舍天地则无以为道”

董仲舒认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对这一思想准确的理解是

A.认为民性本善,君权天授 B.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
C.建议以礼入法,以礼入俗 D.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与下列因素有关的是
①封建经济的产生②私学的兴盛③各国纷争的社会环境④社会的剧烈变革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有学者认为,能够有效推动中国现代化的政治体制,应该符合三个条件:一是具有有效的权威控制能力;二是具有相当的市场导向性;三是具有制度创新的能力。下列关于中国近现代史上其中四种政治模式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晚清(百日维新)模式——缺乏转化为开明权威体制的制度创新能力
B.孙中山模式(议会民主)——既具有市场导向性又具有权威整合能力
C.毛泽东模式——国家全面控制社会但基本上排斥市场导向
D.邓小平模式——既有权威整合的强大能力又有市场导向性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