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选择》月刊近日发表文章声称:“雷曼兄弟公司破产引发了世界经济危机,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复苏的火车头,对中国需求、中国资金的依存,使日、美、欧的反共论调失声。……对中国来说,通过政府投资来强求加快经济增长,是由于经济目的之上的政治目的需要。”对这一观点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 )
A.确认了中国在当前经济危机中的领导地位 |
B.日美欧等国在当前经济危机面前束手无策 |
C.文章延续了二战后的“冷战”思维 |
D.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放弃了对中国的敌视 |
今天人们常以“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来命名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和演进的历史阶段,这是因为蒸汽和电气技术的应用( )
A.改变了当时工人的经济地位 |
B.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
C.解放了人类的体力劳动 |
D.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
如图为在法国取得发明专利的“汽马”。这项发明出现的前提是( )
A.马的驯养与使用 |
B.内燃机的创制与使用 |
C.电的发明与使用 |
D.蒸汽机的改良与使用 |
“17世纪和18世纪初,西方人了解中国的历史、艺术、哲学和政治后,完全入迷了。”然而,“18世纪以来,欧洲人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更感兴趣”。导致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中国自然资源丰富 | B.工业革命的需求 |
C.中西交流的加强 | D.世界市场的形成 |
17世纪时,有一个仅有150万人口的国家,却是整个世界经济中心和最富庶的地区,它的商船数超过欧洲其他国家的总数,被马克思称为当时的“海上第一强国”。该国家是( )
A.英国 | B.法国 | C.西班牙 | D.荷兰 |
“麦哲伦十字架”(MageIIan’Cross)位于宿雾岛“麦哲伦十字架”位于宿雾岛东方的马克丹岛上。这是麦哲伦到达菲律宾后登陆的第一个地方。现在立于宿雾市政府对面那座小神殿中的“麦哲伦十字架”(见下图)是后来当地教会为纪念麦哲伦而修建的。菲律宾人此举是为了纪念他( )
A.完成了环球航行 |
B.证明了地圆学说 |
C.传播了西方文明 |
D.带来了殖民灾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