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慎《说文解字》中记载“夏者,中国之人也。”陈寿《三国志》中记载“刘备与(孙)权并力,共拒中国”。两则记载中关于“中国”的含义解读正确的是( )
A.二者的含义同指当时的华夏民族 |
B.二者的含义同指天下的地理中心 |
C.前者指天下的地理中心,后者指天朝的政治中心 |
D.前者指天朝的政治中心,后者指天下的地理中心 |
在民国初年北京大学有个辜鸿铭的学者,他出生在南洋的印尼,读书在英国,娶了个日本的东洋妻子,在北洋政府做了部长,是个“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妻是东洋、官在北洋”的奇人。他的人生阅历主要反映
A.清政府积极派送留学生 | B.中国人和日本人通婚和睦 |
C.近代中国社会对外开放 | D.清政府重用留学归国人员 |
春秋时期,齐桓公在葵丘会盟诸侯,盟约的第一条是:“毋以妾为妻”,其目的是
A.维系分封制 | B.维护妻子在家中的地位 |
C.维护宗法制度 | D.规范诸侯们的婚姻 |
“很古时代的传说总有它历史方面的质素、核心,并不是向壁虚造的。”(《中国传说的古史时代》)对于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历史传说的史料价值与历史文献相当 | B.历史传说是了解远古历史的唯一途径 |
C.历史传说反映了远古时代真实的历史 | D.历史传说中蕴含的历史信息非常重要 |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邓小平在思想路线上进行的拨乱反正的表现不包括
批判 “两个凡是”的错误思想
B、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支持和推动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D发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
小张在整理老宅时发现一封旧信件,信件内容是抱怨当时警察到处抓人,人心惶惶,信上所署的时间是民国十六年。写信者当时有可能看到的是
A.五四运动爆发,学生罢课,北洋军阀政府逮捕了许多学生 |
B.第二次护法运动失败,陈炯明逮捕孙中山的追随者 |
C.国民革命失败,国民党右派大肆逮捕共产党员 |
D.国民党破坏《双十协定》,,挑起内战,捕杀共产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