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58年8月,在各层上级权力机构的关注和策划下,徐水县委第一书记张国忠喊出了“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的口号。8月22日,徐水县委制定了《关于加速社会主义建设向共产主义迈进的规划草案》,草案规划:“1959年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建设,并开始向共产主义过渡,到1963年即进入伟大的共产主义社会。”
──中国律师网
材料二 最近,浙江省永康市的荆山夏村一些村民向“新华视点”记者投诉,被永康市列为新农村建设试点村的荆山夏村,不顾村民们反对,拆迁旧屋占用良田,统一建造农民别墅工程。首批已封顶但尚未完工的111幢别墅群,耗资8 000多万元,因存在严重质量问题成了烂尾楼,村民怨声载道。这些别墅有的墙体开裂,有的因地基明显下沉造成大梁断裂或支柱悬空。
──新华社杭州2006年5月
请回答:
(1)简要分析材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和产生的影响。(8分)
(2) 结合材料一、二,分析指出当前新农村建设应注意克服哪些问题?(8分)
阅读下列材料
近代以来,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军民坚决维护国家主权,谱写了抗击入侵者的光辉篇章。
材料一
战争名称 |
时间 |
发动国家 |
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
鸦片战争 |
1840 一1842年 |
① |
《南京条约》 |
甲午中日战争 |
1894 一1895年 |
日本 |
② |
③ |
1900 一1901年 |
德国等8 国 |
《辛丑条约》 |
材料二邓世昌殉国后,光绪皇帝撰挽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成。”
材料三 1937 年日本开始全面侵华,中国开始全民族杭战。1945 年8 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9 月2 日正式签署投降书。1945 年10 月25 日台湾光复。
材料四罗斯福说:“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 ”
回答问题。
(1)填写材料一中的表格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的邓世昌壮烈殉国于甲午中日战争中的哪一次海战?( 2分)
(3)材料三的“中国开始全民族抗战”是在什么事变爆发之后?( 2 分)
(4)根据材料三和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抗日战争的重大意义。(6 分)
观察下列四个国家中央行政管理体制,回答问题。
(1)秦朝与雅典政治体制有何显著区别?
(2)从图中可以看出美国政权组织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这种政治体制曾对中国政治产生重大影响,请举史实予以说明。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国确立对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有何影响?
(4)从西方、中国政治体制的变化中,我们能得到什么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
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而不是我们模仿任何其他的人的。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是平等的;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所具有的真正才能。任何人,只要它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
在我们这里,每一个人所关心的,不仅是他自己的事务,而且也关心国家的事务;就是那些最忙于他们自己的事务的人,对于一般政治也是很熟悉的——这是我们的特点;一个不关心政治的人,我们不说他是一个注意自己事务的人,而说他根本没有事务。我们雅典人自己决定我们的政策,或者把决议提交适当的讨论,因为我们认为言论和行动间是没有矛盾的;最坏的是没有适当地讨论其后果,就冒失开始行动。这一点又是我们和其他人民不同的地方。
摘自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
回答:
(1)过演说词分析,雅典公民在城邦政治中占有何种地位?
(2)伯利克里认为雅典民主政治有哪些优势?
(3)在雅典,公民个人与国家之间在政治生活中表现出一种什么关系?
(4)你是否赞成伯里克利演说的内容?请简要阐述理由。
(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23年12月17B北京大学25周年纪念日民意测验的部分结果
调查问题 |
调查结果 |
(1)下列各种方法,你认为那种可以救国(军阀宰割、外国共管、国民革命) |
国民革命725票,外国共管19票,军阀宰割0票 |
(2)俄国与美国,谁是中国之友 |
俄国497票美国107票 |
(3)你心目中,国内或世界大人物,是那几位 |
世界大人物:列宁227票,威尔逊51票 国内大人物:孙中山473票,陈独秀173票,蔡元培153票 |
材料二一个美国记者眼中的延安:在贫瘠的中国西北部,竟聚集了中华民族的精华。……这些千千万万青年人的经久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情绪,像一把烈焰贯穿着这一切。
材料三后来,……我的一位中国好友带给我中国西北出现了使人惊讶的政治局面的消息——这后来终于导致蒋介石总司令被扣的惊人事件,扭转了中国历史的潮流。
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述每项调查结果所体现的主流民意分别是什么? (3分)
(2)材料一中第三项调查结果出现的主要
原因是什么? (3分)
(3)材料二中“贫瘠的中国西北部”指的是哪里? (2分)为什么具有“革命乐观情绪”的“千千万万青年人”会聚集到这里? (2分)
(4)材料三中的“使人惊讶的政治局面”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2分) 如何理解它“扭转了中国历史的潮流”? (2分)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会议
⑴材料一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在哪一年?据材料二指出苏联采取了什么应对措施。
材料二
第二条……考虑到由于巴黎协定的批准而在欧洲形成的局势……该协定……把西德拖入北大西洋集团,这样就加深新战争的危险,并对友好和平的国家的安全造成威胁……
第四条:如果在欧洲发生了任何国家和国家集团对一个或几个缔约国之武装进攻,每一缔约国应根据《联合国宪章》第五十一条行使单独或集体自卫的权利,个别地或通过同其他缔约国的协议,以一切它认为必要的方式,包括使用武装部队立即对遭受这种进攻的某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给予援助。
——《华沙友好合作互助条约》
⑵据材料一、二,指出二战后初期国际关系是怎样的?
材料三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有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美国仅仅是一个大国,还有可与美国匹敌的其他国家。
——原美国国务卿基辛格1993年的一次谈话
⑶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很多权力中心”主要指指哪些力量?
材料四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说:“毕竟我们是世界上唯一超级大国,我们必须领导革命……建立一个按照美国价值标准建立的世界新秩序。”原国务卿克里斯托夫说:“‘冷战’
的结束正在使美国的领导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
⑷材料三、四中,反映当今世界国际政治格局发展的趋势是什么?这种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