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注:材料一  为 1958年,英国艺术家杰劳德·霍尔通  (Gerald Holtom)设计的反战标志。 材料二
为(中东地区)加沙血流成河,西方国家和 联合国却熟视无睹。)—伊朗漫画网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反战标志出现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东问题的形成原因。中东问题的焦点是什么?
(3)在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流,但局部战争仍时有发生,请你设计一幅“反战”宣传标语。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18世纪,农业进步,首先表现在结构性的变化上:如果说中世纪是庄园制,16世纪前后是小块土地所有制和资本主义租地农场的混合体,那么,18世纪则主要是资本主义租地农场制。1725年至1775年间,即使在苏格兰高原和群岛上,农业生产组织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几乎到处都在大地主和耕种者之间出现了一个中间绅士阶层的包佃人”,即马克思称之为的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
——侯建新《工业革命前英国农业生产与消费再评析》
材料二维贝尔一再强调煤和铁在工业革命中的“主导作用”,甚至说:“现代资本主义的胜利是由煤和铁决定的”,如果没有煤铁生产的发展,“这个制度会遭到什么,欧洲又会遭到什么,我们就不得而知了”。煤铁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在当时的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英国工业革命正是在此基础之上,所以罗斯托说英国是当时世界上“唯一能够把棉纺织技术、采煤和炼铁技术、蒸汽机以及巨额的对外贸易结合在一起,使自己走上发动阶段的国家”,从而出现工业革命,进入近代工业化。
明清江南经济发展的情况,与英国恰好成为鲜明的对照。明清江南工业发展最主要的特点之一,是其重工业畸轻而轻工业畸重,从而形成一种“超轻结构”。规模庞大的轻工业加上规模同样庞大(甚至更为庞大)的农业,生活资料的生产占了社会生产的绝大比重,以重工业为主的生产资料生产在社会生产中所占比重十分微小。
——李伯重《英国模式、江南道路与资本主义萌芽》
(1)根据材料一,概括从中世纪到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农业结构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世纪中英两国农业生产主要经营模式的区别。
(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明清时期中国经济落后于英国的表现。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武则天参与朝政和当上皇帝之后,对科举制度进行了许多重大改革。
首先,扩大制举。缩短制举间隔,使“常举”制度化,变数年一次开科取士为每年一次。并扩大录取人数,增加制举科目,把以前每次1~2科,增加到7~8科。其次,创立殿试。据史书记载,殿试是于载初元年(公元690年)二月十四日,武则天亲自于洛城殿对贡士进行面试开始的。这次考试进行了数日,仕子云集,达上万人。第三,设武举科。女皇晚年,于文科殿试之外,又创办了武举,以选拔武艺精通、具有将帅才能的人。从此以后,宋、元、明、清四朝都开武科。第四,开创“南选”。唐初,边远的五岭及贵州一带,文化比较落后,武则天有意加以开发,对这些地区在人才的选拔上特别给予照顾。第五,创“密封卷”。即此后开科,必须糊上考生的姓名,监考官按答卷优劣定格录取,这就是最早的密封卷。
——《武则天在科举制度上有哪些改革》
(1)根据材料,概述武则天科举改革各项措施的积极作用。
(2)结合所学知识,试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创新对封建统治的积极影响。

古今中外,有识之士都在不断地追求政治进步,寻求更好的政治制度,不同的历史因素造就了各具特色的政治制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二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而不是我们模仿任何其他人的。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
——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
材料三 19世纪英国政治改革运动中激进的社会改良主义者密尔认为在现代条件下,“理想上最好的政体是代议民主制,在此制度下人民通过由他们定期选出的代表行使最后的控制权(受控精英民主制度)。”与直接民主相比它有很多优越性,起码在处理多数与少数、民主与平等、民主与自由、公共事务与个人自由、精英与大众等各个关系上更为理性和科学。
——谢海霞《代议制民主:找回人类应有的话语权》
材料四“而这个政府则应当按工人代表苏维埃的方式组织起来”。
“苏维埃不仅把立法权和对执行法律的监督权集中在自己的手里,而且通过苏维埃全体委员把直接执行法律的职能集中在自己的手里,以便逐步过渡到全体劳动居民人人履行立法和管理国家的职能。”
——摘自《列宁选集》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秦汉和唐朝政治制度“大变动”分别指什么?(4分)请用明清时期各一个典型史实证明材料一中“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的观点。(2分)
(2)据材料二,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特点。(2分)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扼要说明近代英国在代议民主制的框架下权力中心的变化,归纳这一“最好的政体”的基本特点。(8分)
(4)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维埃俄国政体的特点。(4分)

任何权力如果不加以有效约束,就会被滥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始皇一统天下,置御史大夫。汉设御史台,归属办理宫中内务的少府,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专门的监察机构。汉武帝时期将天下分为十三部监察区,由刺史代表皇帝对地方实行监察。京师长安附近七郡为司隶校尉部,司隶校尉对朝廷百官(除三公之外)都可弹劾。
魏晋以后,监察制度的变化有二:一是御史台从少府中独立出来,成为由皇帝直接掌握的独立监察机构;二是不再设置固定的地方监察机关,改由中央不定期地派遣巡御史监察地方官吏,而御史的职权,也不断加强。
宋代监察制度的变化是主要在地方设立通判,通判负责对地方官的监察,成为皇帝在地方上的耳目。元代尤重监察御史,御史台与出令的中书省互不统属;御史大夫有权直接选任台官,因而大大提高了监察官员的地位。
材料二第四章 临时大总统、副总统
第三十条 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
第五章 国务员
第四十五条 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三 1787年美国宪法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行政和司法三部分,……三者独立平等,相互制约,以防止专制的出现,这充分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材料四在德意志帝国(1871--1918)里,皇帝有权任命首相和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军官均由皇帝任命
——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1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各朝是如何对地方官员进行监督的。
(2)根据材料二,《临时约法》采用什么制度来约束袁世凯的权力?
(3)根据材料三,美国宪法规定的三种国家权力分别属于哪些国家机构?
(4)根据材料四,归纳德意志帝国的政治特点。

二战后西欧的发展与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紧密相连。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重的变化

国别
年份
资本主义
世界
美国
法国
西德
意大利
英国
1938
100
36
6.7
10.5
2.9
12.5
1948
100
54.6
4.6
3.6
2.0
10.2


—— 摘编自《世界经济统计简编》
(1)根据材料一,二战后西欧国家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二战后为帮助西欧经济复苏美国采取了怎样的政策?
材料二欧洲一体化大事记
1951年,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及卢森堡六国签订《巴黎条约》,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1958年,法、德、意、荷、比、卢六国在罗马签署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决定建立关税同盟,实施共同农业政策,组成农产品共同市场。
1967年,1965年六国签订的《布鲁塞尔条约》生效,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及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成为欧洲共同体。
1973年,英国、丹麦和爱尔兰成为成员国,欧洲共同体第一次扩大。
……
1993年,欧洲统一大市场正式启动,实现了人员、货物、资本和服务的自由流动。
……
2002年,欧元开始在市场上正式流通。
—— 高中历史《必修二》(人民版)
(2)欧洲的一体化是从哪一领域开始的?根据材料二,指出欧洲一体化的演变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国际政治格局的影响。
材料三欧盟25国现有人口4.5亿,是美国人口的两倍,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的25%、贸易额占世界的40%,而且是世界上提供援助最多的国际组织。……作为安全战略的组成部分,欧盟希望今后在国际反恐斗争、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等领域发挥更为积极和重要的作用。
—— 欧盟负责外交和安全政策的高级代表索拉纳
(3)根据材料三,概括索拉纳的主张。这一主张实际上反映了当今世界怎样的政治格局?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