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知几《史通》卷四《序例》云:“夫史之有例,犹国之有法,国无法,则上下靡定;史无例,则是非莫准。” 刘知几强调的是
A.历史发展具有规律性 | B.历史事实具有可知性 |
C.著史方法需有科学性 | D.著史方法需有艺术性 |
马克思曾经预言,即使公社被搞垮了,斗争也只是延期而已。公社的原则是永存的,是消灭不了的,在工人阶级得到解放以前,这些原则将一再表现出来。 “公社的原则”是()
A.民主自由的原则 | B.人人平等的原则 |
C.无产阶级专政原则 | D.暴力革命的原则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正如整个世界感受过史蒂芬孙的机车、富尔顿的汽船……的影响…样,它也感受到《独立宣言》和《共产党宣言》的影响。”他强调的是()
A.民族主义顽强地对抗着工业化对全球的影响 |
B.理性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影响着世界历史进程 |
C.经济全球化是由于先进工具的创制引发的 |
D.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很快被世界所接受并实践 |
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1892年波兰文版序言中说: “《共产党宣言》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测量欧洲大陆大工业发展的一种尺度……根据《宣言》用某国文字发行的份数,不仅可以相当准确地判断该国工人运动状况,而且可以相当准确地判断该国大工业发展的程度。”材料表明()
A.恩格斯过高估计了《共产党宣言》的作用 |
B.《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智慧的结晶 |
C.《共产党宣言》揭示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基本规律 |
D.《共产党宣言》在波兰受到工人欢迎是一种巧合 |
《共产党宣言》指出:“它用公开的、无耻的、直接的、露骨的剥削代替了由宗教幻想和政治幻想掩盏着的剥削。”这里的“代替”是指()
A.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 |
B.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 |
C.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 |
D.垄断资本主义代替自由资本主义 |
1825年,在美国的印第安纳州,英国人欧文建立了一个名为“新和谐公社”的社会组织。这里有工厂、农场和学校,每个成员都参加劳动,人人都享有充分的、平等的民主权利。“新和谐公社”的出现表明()
A.资本主义已经走到了尽头 |
B.无产阶级初次建立了政权 |
C.马克思主义起了科学指导作用 |
D.人们不断探索新的社会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