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一名同学整理的历史读书笔记,记录了某一历史时期的情况:
农业强调“以粮为纲”;工业强调“以钢为纲”;“三面红旗”迎风飘扬,六亿人民奋发图强;适当缩小基本建设规模,统筹兼顾,全面安排。对此历史时期的认识,正确的是:
A.从国民经济恢复到“一五”计划完成 | B.从“左”倾冒进到国民经济调整 |
C.从“文化大革命”到实施拔乱反正 | D.从改革开放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清代一位军机大臣用一首诗来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该诗直接说明了
A.军机大臣完全听命于皇帝,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处理军国大事 |
B.军机大臣在皇帝心目中毫无地位,完全被视为走卒 |
C.军机大臣接替丞相职务,替皇帝处理政务 |
D.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
下列对我国古代自秦汉以来中央和地方关系演变趋势的叙述,错误的是
A.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和监视 |
B.地方独立性增强,中央集权削弱 |
C.地方权力愈来愈小,中央权力愈来愈大 |
D.中央对地方治理渐趋严密 |
标志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的是
A.宰相制度的废除 | B.明朝内阁制建立 |
C.雍正帝设置军机处 | D.“议政王大臣会议”出现 |
中国宰相制度的废除使君主专制制度达到了新高度,这件事发生在
A.汉朝 | B.明朝 | C.宋朝 | D.清朝 |
三省六部制的确立与完善是在
A.秦汉时期 | B.隋唐时期 | C.宋元时期 | D.明清时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