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是农业的命脉,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提出,洪涝灾害是制约农业发展的短板,要把水利建设置于农业发展的核心地位,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水利现代化道路。
(1)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加快农村水利建设?
(2) 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在水利建设方面党中央、国务院应如何作为?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舌尖上的浪费”触目惊心。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浪费食物总量折合粮食约500亿公斤,每年最少倒掉约2亿人一年的口粮。在中央“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号召下,“节俭”成为2013年全国的新风尚。北京一群中青年人发起“从我做起,今天不剩饭”的“光盘行动”, 倡议市民在饭店就餐时合理点餐,如有剩余打包带走,“光盘”离开饭店。2013年年终,靠政务宴请过日子的大型高端餐饮业销售下滑明显,开始“入冬”遭遇“寒流”,相关行业纷纷开始转型谋求出路。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中国家机关的知识说明如何才能让“光盘行动”走得更远?
材料二三公消费,指政府部门人员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招待费产生的消费。长期以来,三公经费开支过大,“公款吃喝、公车私用、公费旅游”屡禁不止,是当前公共行政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2013年,国家对不合理的三公消费 “出重拳”,开展专项整治工作。中央出台了“国八条”,大刹公款吃喝、铺张浪费等社会不良现象,截至今年10月底,共处理、处分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的干部2万多人。
(2)结合材料二,请从民主监督方式的角度,谈谈应如何治理三公消费。
“城镇化”一词一度成为近两年伴随中国经济发展热度最高的名词之一,十八大三中全会进一步了提出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战略目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注:①城镇化率是反映城镇化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即一个地区常住于城镇人口占该地区总人口的比例。2012年A省城镇化率为49%,而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为80%。②图2中A表示第一产业,B表示第二产业,C表示第三产业。
表1 A省农民家庭收入的构成(%)
年份 |
种植、畜牧、渔业、林业等行业的收入 |
制造、采掘、建筑等行业的收入 |
运输、旅游、饮食、商贸等行业的收入 |
其它收入 |
2008 |
52.7 |
30.2 |
15.5 |
1.6 |
2009 |
47.3 |
28.5 |
18.8 |
5.4 |
2010 |
41.6 |
27.7 |
23.2 |
8.5 |
2011 |
33.3 |
26.9 |
28.4 |
11.4 |
2012 |
30 |
25.1 |
32.8 |
12.1 |
(1)概括材料一中图表反映的经济现象,并简要说明图表之间的内在联系。
材料二交通拥堵是城镇化过程中的通病。新加坡采用征收拥堵费的办法来缓解交通拥堵状况,效果良好。但这不仅仅是“拥堵费”的功劳,新加坡的公共交通发达,公务车数量很少,这些因素是征收拥堵费的有利条件。日前,北京市计划在重点拥堵路段或区域征收拥堵费以缓解交通拥堵状况。但大部分群众认为这一方案不合理。他们认为北京市的外来人口不断增加,公共交通不能满足市民需求;征收拥堵费对富裕阶层和公务车几乎没有影响;征收拥堵费是治标不治本,机动车保有量不断增加,道路设施和交通管理跟不上才是拥堵的真正原因。
(2)多数人认为北京市征收拥堵费的治堵方案不合理。请依据材料二提供的信息,用“探究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知识证明这一观点。
材料三古村落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信息,被誉为经典的民间文化生态“博物馆”、乡村历史文化“活化石”。然而,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大批古村落濒临消亡。从古今中外的经验教训来看,古村落保护最重要的就是要形成政府主导、专家论证、民间参与的局面,既要尊重专家学者的文化价值认定,也要尊重和维护村民自治的权利,在政府的指导下,充分调动和发挥社会民间力量和资本对历史文化村落保护的参与和投入。
(3)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尊重学者的文化价值认定与维护村民的自治权利的合理性。
第一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已到整改落实、建章立制的关键阶段。越是这个时候越要强化责任意识,始终坚持高标准、高质量,始终从严要求,防止各种形式的“偷工减料”。要将教育实践活动这个“大厦”保质保量地建设下去,就必须坚决防止“偷工减料”现象的出现。因为一点点松懈的心理,一点点麻木的行为,都可能成为毁掉千里之堤的“蚁穴”。整治不良作风,犹如逆水行舟,只要稍微松一点劲,就会导致前功尽弃。时值年终岁末,更要保持良好的热情干劲和务实的工作作风,一鼓作气、一以贯之地把教育实践活动的关键环节抓紧抓实抓好。要紧紧抓住最后冲刺的机会,做出科学合理安排,确保取得决定性成果。
(1)运用“我国政党制度”的有关知识分析,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4分)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依据是什么?(12分)
(2)“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能有一点点松懈,要一鼓作气、一以贯之地抓紧抓实抓好”,是如何体现量变与质变的有关知识的?(8分)
材料一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到2020年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提高到30%。人们期待着国有资本收益能够真正用于解决惠及百姓的重大问题,尽早实现“用之于民”。根据财政部的数据,2012年,中央国有资本经营收入970.83亿元,支出929.79亿元。其中,调入公共财政预算用于社会保障等民生支出50亿元,远少于用于央企本身的资金。
(1)运用经济生活中有关分配的知识分析,提高上缴比例的合理性是什么?(10分)
材料二当前,国有企业普遍存在企业制度不完善、治理结构不健全、“三项制度”改革不到位、薪酬和职务消费过高等痼疾,国有企业市场化程度还不够,群众意见强烈。
*注:“三项制度”是指正在推进中的企业劳动用工、干部人事和工资分配的制度改革。
(2)运用所学经济知识分析,企业应当如何解决上述问题?(8分)
材料三专家指出,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并更多用于保证和改善民生,是国企应尽之义,也符合百姓之盼。但也应该看到,国有企业“卸包袱”、发展新兴产业等都需要资金投入。同时,企业发展程度也有很大差异,有差别、分步骤地逐步提高缴交比例,符合实际情况。有利于避免“杀鸡取卵”.
(3)运用“探索世界的本质”的知识分析,如何理解“有差别、分步骤地逐步提高上缴比例才符合实际情况”?(10分)
民间资本是指非政府拥有的资本,主要是指城市民营企业流动资产和城镇居民家庭金融资产。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鼓励和引导城市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种养业,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下乡”。在经历了一番追逐股市、楼市之后,善于追逐“价格波谷”的民间资本重返了“农门”。现阶段,我国农村土地是集体性质,农民具有承包土地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如今,我们要赋予农民承包土地的资产权益支配权,让土地、劳动等生产要素能自由合理流动。
为了有效利用民间资本,许多地方进行了探索和尝试。有人提出:“民间资本下乡,需要打好‘工’字牌”。某村征地吸引民间资本建起了工业园,100多家企业相继入园,2012年该园区实现产值80亿元。许多脱离土地的农民,在接受培训后成为园区的产业工人。务工农民的土地由一些经营大户集中统一经营,建立了一批优质稻米、蔬菜和水果等现代农业生产基地,人均收入明显增加。但与此同时,也有部分民间资本借此占田围地,挂羊头卖狗肉;一些地区也借民间资本下乡办起了一些高能耗、高污染、低技术、低效率的小钢厂、化工厂等。
面对“民间资本下乡”,政府要有所作为,不断完善“民间资本下乡”的运作方式和机制。城市民营企业和城镇居民也要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做好预测、预警,努力提高风险管控和危机处理能力。
(1)从经济制度角度分析,鼓励民间资本下乡有何积极意义?(6分)
(2)针对“民间资本下乡,需要打好‘工’字牌”的观点,请你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角度加以评析。(6分)
(3)在民间资本下乡的过程中,政府在职能上应如何更好地“有所作为”。(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