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是流淌在人类血液中的两大文艺因子。下列各项作品中与“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的搭配结构不符的是

A.《离骚》——《诗经》 B.《田园交响曲》——《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C.《战争与和平》——《唐璜》 D.《巴黎圣母院》——《红与黑》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围绕着怎样“破坏一个旧世界”特别是“怎样建设一个新世界”,毛泽东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包括()
①发表了《井冈山的斗争》《新民主主义论》等文章
②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③果断作出了发展“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
④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世纪50年代,中国“红专大学招聘各处可见爱你,有些地方提出每县出一个鲁迅,每县出一个郭沫若,有些省仅几个月就宣布基本扫除文盲”。这一现象反映了()

A.“一五”计划重视工业化建设 B.“双百” 方针得到全面贯彻
C.“大跃进”运动全面展开 D.“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梁启超认为,“西方重物质,中国重精神”。这说明他()

A.阐明了维新变法的理论基础 B.描述了东西方文化的不同特点
C.肯定西方文化否定中国传统文化 D.“体现中体西用”的思想

唐代科举中,士子在应试前,流行把自己的作品呈送社会名流,希望能向主考推荐,叫作“行卷”。没有糊名(弥封)的习惯,考官在评卷时,考生的名声往往是考虑因素之一。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体香公平公正、公开的精神 B.阻断“寒门”学子的科举道路
C.兼顾人才在试场之外的表现 D.扩充选官标准,扩大选拔范围

《管子.乘马》载:“均地分力,使民知时也。……与之分货,则民知得正矣;审其分,则民尽力矣。是故,不使而父子兄弟不忘其功。”可见管仲认为提高小农生产积极性的条件是()

A.推行“均田制” B.承认土地私有
C.实行“初税亩” D.“相地而衰征”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