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抗病(T)对易染病(t)、高杆(D)对矮秆(d)完全显性。以杂合子(TtDd)种子为原始材料,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纯合子(TTDD)的方法是
A.种植→自交→选双显性个体→纯合子
B.种植→花药离体培养→生长素处理→纯合子
C.种植→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处理→纯合子
D.种植→秋水仙素处理→花药离体培养→纯合子
下列关于种群密度调查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A.可以采用样方法调查某种昆虫卵的密度 |
B.调查活动能力强的动物的种群密度不宜用样方法 |
C.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 |
D.应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标志要非常醒目 |
下图表示某种鱼迁入一生态系统后,种群数量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t0~t2时间内,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
B.若在t2时种群的数量为N,则在t1时种群的数量约为N/2 |
C.捕获该鱼的最佳时期为t2时 |
D.在t1~t2时,该鱼的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 |
有关“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动态变化”的实验,正确的叙述是
A.改变培养液的pH值不影响K值(环境容纳量)大小 |
B.用样方法调查玻璃容器中酵母菌数量的变化 |
C.营养条件并非是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唯一因素 |
D.取适量培养液滴于普通载玻片后对酵母菌准确计数 |
在对某种兔的种群密度的调查中,第一次捕获并标志36只,第二次捕获25只,其中有标志兔12只,则该种群的总数量为
A.36 | B.75 | C.12 | D.300 |
一对夫妇生一两个孩子计算,人口学家统计和预测,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的人口翻一番大约20—40年,美国需要40—80年,瑞典人口将会相对稳定,德国人口将减少。预测人口的这种增减动态主要决定于
A.种群数量和密度 | B.种群年龄结构 |
C.种群性别比例 | D.出生率和死亡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