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所示为人类精子形成的过程:精原细胞→(染色体复制,着丝点不复制)→初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次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精细胞→精子。试问下列关于细胞核内的DNA分子数目何者正确?( )
A.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精子 |
B.初级精母细胞>精原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精子 |
C.初级精母细胞>精原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精子 |
D.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原细胞>精细胞>精子 |
具有100个碱基对的一个DNA分子片段,内含60个腺嘌呤,如果连续复制2次,则需要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个
A.60 | B.80 | C.120 | D.180 |
一个由N15标记的DNA分子,放在没有标记的环境中培养,复制4次后标记的DNA分子占DNA分子总数的()
A.1/4 | B.1/8 | C.1/16 | D.1/24 |
DNA分子的一条链中(A+G)/(T+C)=0.4,上述比例在其互补链和整个DNA分子中分别是()
A. 0.4和0.6 B. 2.5和1 C. 0.6和1 D. 0.6和0.4
决定DNA分子有特异性的因素是()
A.两条长链上的脱氧核苷酸与磷酸的交替排列顺序是稳定不变的 | |
B.构成DNA分子的脱氧核苷酸只有四种 | |
C.严格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 D.每个DNA分子都有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 |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
A.蛋白质是遗传物质 | B.DNA是遗传物质 |
C.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 D.蛋白质和DNA是遗传物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