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现有A、B、C、D、E、F六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D与E的氢化物分子构型都是V型。A、B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C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A能分别与B、C、D形成电子总数相等的分子,且A与D可形成的化合物,常温下均为液态。
请回答下列问题(填空时用实际符号):
(1) C的元素符号是              ;元素F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2) B与D一般情况下可形成两种常见气态化合物,假若现在科学家制出另一种直线型气态化合物 B2D2分子,且各原子最外层都满足8电子结构,则B2D2电子式为        ,其固体时的晶体类型是                            
(3) 最近意大利罗马大学的FuNvio Cacace等人获得了极具理论研究意义的C4分子。C4分子结构如右所示。科学家最近又用脉冲激光烧蚀CCl4又发现了C2分子。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 C4属于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② C4沸点比P4(白磷)低
③ C4与C2互为同素异形体
④ C4稳定性比P4(白磷)差
⑤ C4属于原子晶体
⑥ C4和P4 (白磷)的晶体都属于分子晶体
⑦ C4与C2互为同分异构体
(4) C与F两种元素形成一种化合物分子,各原子最外层达8电子结构,则该分子的结构式为             ,其空间构型为              
(5) 为了除去化合物乙(A2ED4)稀溶液中混有的A2ED3,常采用A2D2为氧化剂,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6) E与F形成的化合物E2F2在橡胶工业上有重要用途,遇水易水解,其空间结构与A2D2极为相似。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E2F2的结构式为:F- E—E- F
b. E2Br2与E2F2结构相似,熔沸点:E2Br2 < E2F2
c. E2F2与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为:2 E2F2+2H2O=EO2↑+ 3E↓+4HF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根据以下反应,写出各物质的化学式及①②③的方程式。

(1)A是________,B是________,C是________,D是________。
(2)化学反应方程式:①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

水是组成生命体的重要化学物质,有关水的反应实例有很多:
(1)有人设想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进而将水电解生成H2,H2是一种清洁能源。请分析电解水过程中,水(填“仅被氧化”“仅被还原”“既被氧化,又被还原”或“既未被氧化,又未被还原”,下同)。
(2)野营爱好者携带氢化钙固体作为生氢剂,反应方程式为:CaH2+2H2OCa(OH)2+2H2↑,其中水

硫酸氢钠(NaHSO4)在水溶液中可以完全电离为Na+和HSO,HSO在较稀(如1 mol·L-1以下)的溶液中,可完全电离为H+和SO。不过,在浓度大的溶液中HSO不能完全电离,而是与H+、SO共同存在于同一溶液中。
(1)硫酸氢钠(NaHSO4)所属的物质类别是()

A.酸 B.盐 C.碱 D.氧化物

(2)NaHSO4溶液的pH7。(填“>”“<”或“=”=
(3)在稀NaHSO4溶液中加入Na2CO3溶液时,可以得到无色、无味的气体,该气体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写出稀NaHSO4溶液与Na2CO3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已知锌与铝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如都能在强碱性溶液中形成酸根阴离子。实验室分析白铁(镀锌的铁)样品成分,称取1.00 g样品放在烧杯中,加入过量盐酸,然后用玻璃片盖住烧杯,首先观察到有大量气体冒出,后来放出气体速率变慢,至不再放出气体。接着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过滤分离出灰绿色沉淀,该沉淀在空气中加强热至质量不变,最后得到1.20 g红色粉末。
(1)白铁镀锌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盖玻璃片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2)放出气体速率由快变慢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要加入过量NaOH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物质间的反应转化关系图,其中部分产物已略去。常温下,G为固体单质,B、I为液体,其余都为气体。A为化合物,I的浓溶液与G在加热条件下生成F、B和C。H可用作工业上冶炼金属的还原剂。

请按要求填空: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
(2)写出A→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G和I的浓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