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两个纯种小麦,一个是高秆抗锈病(DDTT),另一个是矮秆易染锈病(ddtt),现有实验三组:
第一组是
: DDTT× ddtt → F1(自交)→ F2
第二组是: DDTT× ddtt → F1,并将F1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
第三组是: DDTT进行X射线、紫外线综合处理。
实验结果发现:三组实验中都出现了矮秆抗锈病品种。试问:
(1)第一组F2出现矮秆抗锈病的几率是 ,其中能稳定遗传的占 。
(2)第二组使用的方法,在遗传育种上称为 ,其培育中首先要应用______ ___ 技术;然后用 __ 使其染色体加倍,这种育种方法的优点是 。
(3)第三组方法出现ddtt后代是偶然的、个别的,它是DDTT通过 来实现的
下图为人类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病因图解。据图作答:
(1)图中①、②两处的碱基序列分别是: ▲。
(2)图中甲过程表示 ▲。乙、丙两过程依次属于 ▲。
(3)从图中可以看出,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产生就是DNA上的 ▲发生了局部改变,该病在人类少见,这说明DNA这种改变具有 ▲的特点。
下图表示一个脱氧核苷酸的分子组成,据图作答:
(1)图中A代表 ▲;B代表 ▲。
(2)真核生物体内,脱氧核昔酸分子共有 ▲种。
(3)以脱氧核昔酸为原料聚合形成脱氧核糖核酸所需的基本条件为酶、 ▲和 ▲等。
下图是一个家族中某种伴性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设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
(1)1号个体的基因型是 ▲。
(2)若5号个体与一患病女子结
婚,则子代正常的几率是 ▲。
(3)6号个体致病基因的传递途径是:I代中的 ▲号个体→Ⅱ代中的 ▲号个体→Ⅲ代中的6号个体。
下列是某种细胞的减数分裂图,请根据该图分析作答:
(1)该图表示的是该种细胞减数分裂的第 ▲次分裂。
(2)该图的正
确顺序是 ▲。
(3)其中C图表示的细胞有 ▲条染色体, ▲个四分体。
纯合体黄色皱粒豌豆与纯合体绿色圆粒豌豆杂交,F1全为黄色圆粒。F1与某品种杂交,后代为四种表现型: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它们的比例为1︰1︰1︰1。以Y表示黄色,以R表示圆粒。请回答:
(1)F1的亲本黄色皱粒的基因型是 ▲,亲本绿色圆粒的基因型是 ▲,某品种的基因型是 ▲。
(2)某品种与F1的杂交方法,在检验未知基因型的品种时常常采用,这种方法通常叫 ▲。
(3)若F1自交,产生的F2应有 ▲种表现型。若F2中的黄色皱粒为360粒,那么,在理论上,绿色圆粒的应有 ▲粒,其中纯合体的绿色圆粒应有 ▲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