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锅炉水垢中的硫酸钙可用碳酸钠溶液处理,使之转化为碳酸钙,再用酸除去 |
B.日本福岛核电站爆炸时释放的两种放射性核素131I与137Cs的中子数相等 |
C.铝合金的大量使用归功于人们能使用焦炭等还原剂从氧化铝中获得铝 |
D.海水淡化可以解决淡水供应危机,向海水中加入明矾可以使海水淡化 |
被称为万能还原剂的NaBH4溶于水并和水反应:NaBH4+2H2O=NaBO2+4H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NaBH4中H为-1价):
A.NaBH4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 B.被氧化的元素与被还原的元素质量比为1:1 |
C.硼元素被氧化,氢元素被还原 | D.NaBH4是氧化剂,H2O是还原剂 |
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A.硫化亚铁溶于稀硝酸中:FeS+2H+=Fe2++H2S↑ |
B.碳酸氢铵溶于过量的烧碱溶液中:HCO3-+OH-=CO32-+H2O |
C.少量二氧化硫通入次氯酸钠溶液中:2ClO-+SO2+H2O= 2HClO+SO32- |
D.大理石溶于醋酸中:CaCO3+2CH3COOH=Ca2++2CH3COO-+CO2↑+H2O |
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常温下,c(H+)/c(OH-)=1×10-12的溶液:I-、Cl-、HCO3-、Na+ |
B.含有大量Fe3+的溶液:Na+、HCO3-、NO3-、CO32- |
C.加入铝粉能产生氢气的溶液:NH4+、Fe2+、SO42-、Cl- |
D.由水电离出的c(H+)=1×10-12 mol?L-1溶液中:K+、Cl-、NO3-、Na+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丁达尔现象 |
B.利用渗析法可以提纯氢氧化铁胶体 |
C.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
D.金属阳离子被还原一定得到金属单质 |
为确定某溶液的离子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①测定溶液的pH,溶液显强碱性。
②取少量溶液加入稀盐酸至溶液呈酸性,产生无刺激性、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③在上述溶液中再滴加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④取上层清液继续滴加Ba(NO3)2溶液至无沉淀时,再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根据实验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A.一定存在SO32-离子 | B.一定存在CO32-离子 |
C.一定存在Cl-离子 | D.可能存在HCO3-离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