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德国明天从地面上被消灭掉,那么,后天在世界上就找不到一个不因此而富有的英国人。过去,各国为争夺某一城市或某种遗产而厮杀若干年,难道现在它们不应该为每年50亿英镑的商业收入而战吗?”(摘自1887年英国《星期六评论》杂志)为此,英国政府采取的措施是
A.采取大陆均势政策 | B.采取绥靖政策 |
C.形成三国同盟集团 | D.放弃光荣孤立政策 |
“作为这场革命代表人物的康有为,其政治思想也是以儒家教义为主导的封建文化中的一部分,只不过这一个部分孕育了一定程度上的反叛精神。”“反叛精神”主要表现在()
A.否定君主统治的权威性 |
B.要求实行近代民主政治 |
C.将维新思想付诸了实践并取得成功 |
D.借助儒学宣扬革命理论 |
历史经验表明,经济危机往往孕育着新的科技革命,1857年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气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进人电气时代。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子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电气时代进人电子时代,由此证明()
A.科技革命是摆脱社会危机的根本出路 |
B.经济危机的爆发是科技发展的根本动力 |
C.科学技术是社会形态更替的根本标志 |
D.科技创新能够推动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 |
“每个个人都把自己的一切完全地奉献了出来,那么,对于所有的人来说,这个条件就都是一样的,而反过来,一切够享有的条件对于所有的人也都是一样的。于是,就没有人有任何兴趣使自己成为别人的负担了。”材料体现的主要思想是()
A.社会契约思想 | B.天赋人权思想 |
C.人民主权思想 |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思想 |
一位法国思想家说:“《圣经》上声称,妇女触犯上帝遭到惩罚,所以分娩时必遭痛苦。但是,母猪生崽的时候也无一个不痛,不知道它们为何事得罪了上帝呢?”由此可以看出他的主张是()
A.虔诚信仰上帝 | B.反对盲目信仰 |
C.实行三权分立 | D.妇女解放 |
马丁·路德主张每个基督教徒都有权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这种主张在当时的效果是()
A.将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 |
B.从神学的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 |
C.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
D.使君主和罗马教皇实现了权力上的平等 |